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3页 |
三、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行政指导及行政指导程序的基本理论 | 第15-24页 |
第一节 行政指导的概念、法律特征和基本类型 | 第15-20页 |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和性质分析 | 第15-18页 |
二、行政指导的法律特征和基本类型 | 第18-20页 |
第二节行政指导程序的涵义和作用 | 第20-24页 |
一、行政指导程序的涵义 | 第20-21页 |
二、行政指导程序的作用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24-35页 |
第一节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在理论上的问题 | 第24-29页 |
一、行政指导程序中的法律依据问题 | 第24-27页 |
二、行政指导程序的立法问题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第29-35页 |
一、行政指导实施过程中程序意识缺乏导致的异化现象突出 | 第29-31页 |
二、行政指导实施中程序规范不足导致的腐败问题严重 | 第31-32页 |
三、行政指导的程序规定缺少导致的责任承担问题模糊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问题的对策探讨 | 第35-50页 |
第一节 事先——提高行政主体程序意识、加强行政指导程序立法 | 第35-38页 |
一、提高行政主体程序意识 | 第35-36页 |
二、加强行政指导程序立法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事中——用程序规范行政指导实施过程 | 第38-45页 |
一、严格遵守行政指导的基本原则 | 第38-40页 |
二、建立、健全行政指导的相关制度 | 第40-42页 |
三、依法加强对行政主体的监督 | 第42-45页 |
第三节 事后——完善行政指导的救济制度 | 第45-50页 |
一、健全行政复议制度 | 第45-46页 |
二、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第46-48页 |
三、完善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和资料来源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