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纤维生物提取关键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草本纤维提取 | 第11-12页 |
| ·草本纤维提取所需的关键酶 | 第12-18页 |
| ·木聚糖酶 | 第12-13页 |
| ·甘露聚糖酶 | 第13-16页 |
| ·果胶酶 | 第16-18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草本纤维提取果胶酶基因克隆 | 第19-35页 |
| 1 材料 | 第19-21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 2 方法 | 第21-25页 |
| ·菌种活化 | 第21页 |
| ·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21页 |
| ·基因扩增 | 第21-22页 |
| ·DNA 片段纯化 | 第22页 |
| ·PCR 产物克隆 | 第22-23页 |
| ·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23页 |
| ·DNA 序列测定 | 第23页 |
| ·果胶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功能鉴定 | 第23页 |
| ·果胶酶活性测定 | 第23-2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 ·果胶酶基因 | 第25-30页 |
| ·果胶酶高活性菌株筛选 | 第25-26页 |
| ·果胶酶基因克隆 | 第26-30页 |
| ·甘露聚糖酶基因 | 第30-32页 |
| ·木聚糖酶基因 | 第32-34页 |
| 4 结论 | 第34页 |
| 5 讨论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甘露聚糖酶基因缺失表达研究 | 第35-55页 |
| 1 菌株与载体 | 第35页 |
| 2 方法 | 第35-38页 |
| ·质粒提取 | 第35页 |
| ·DNA 琼脂糖凝胶回收纯化 | 第35页 |
| ·感受态细胞的 DNA 转化 | 第35-36页 |
| ·甘露聚糖酶基因部分序列缺失方法 | 第36-37页 |
| ·阳性克隆甘露聚糖酶功能鉴定 | 第37页 |
|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第37-38页 |
| ·DNA 测序 | 第3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3页 |
| ·甘露聚糖酶基因3′缺失表达 | 第38-41页 |
| ·3′缺失表达结果汇总 | 第38-39页 |
| ·1-249 片段 PCR 扩增与克隆 | 第39-40页 |
| ·1-249 阳性克隆鉴定 | 第40-41页 |
| ·甘露聚糖酶基因5′缺失表达 | 第41-43页 |
| ·甘露聚糖酶基因 5′缺失表达结果汇总 | 第41页 |
| ·98-378 片段 PCR 扩增与克隆 | 第41-42页 |
| ·98-378 阳性克隆鉴定 | 第42-43页 |
| ·甘露聚糖酶基因5′、3′同时缺失表达 | 第43-45页 |
| ·实验结果汇总 | 第43页 |
| ·79-247 片段扩增与克隆 | 第43-44页 |
| ·79-247 阳性克隆鉴定 | 第44-45页 |
| ·甘露聚糖酶基因缺失表达产物二级结构分析 | 第45-53页 |
| 4 结论 | 第53页 |
| 5 讨论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P-M-X 复合酶表达体系构建 | 第55-65页 |
| 1 菌株与载体 | 第55页 |
| 2 方法 | 第55-60页 |
| ·复合酶表达体系构建 | 第55-56页 |
| ·甘露聚糖酶酶活测定 | 第56-58页 |
| ·木聚糖酶酶活测定方法 | 第58-6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 ·P-M 表达体系构建 | 第60页 |
| ·M-X 表达体系构建 | 第60页 |
| ·P-X 表达体系构建 | 第60-61页 |
| ·P-M-X 复合酶表达体系构建 | 第61-62页 |
| ·P-M-X 酶活测定 | 第62-63页 |
| ·脱胶实验 | 第63页 |
| 4 结论 | 第63页 |
| 5 讨论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8页 |
| 附录 | 第78-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