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整体小说观指导下的文本分析--读布鲁克斯与沃伦的《小说鉴赏》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小说鉴赏》理论定位及理论特色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理论定位:文本分析 | 第12-14页 |
一 什么是文本分析 | 第12-13页 |
二 文本分析的基本模式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有机整体观 | 第14-17页 |
一 亚里斯多德式有机整体观 | 第15页 |
二 黑格尔式有机整体观 | 第15-16页 |
三 坡式有机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小说鉴赏》的情节论 | 第17-22页 |
第一节 情节是动作的结构 | 第17-19页 |
一 情节是对动作富有意义地使用 | 第17-18页 |
二 情节是对动作的重新安排 | 第18页 |
三 情节中的事件具有逻辑关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情节是行动中的人物 | 第19-20页 |
一 在矛盾冲突中考察人物性格 | 第19页 |
二 人物行为的动机与人物性格应一致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情节是主题的显现 | 第20-22页 |
一 围绕主题选择事件 | 第20页 |
二 结尾揭示主题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小说鉴赏》的人物性格论 | 第22-26页 |
第一节 人物性格连贯统一 | 第22页 |
第二节 主题决定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段 | 第22页 |
第三节 人物行动与人物性格相一致 | 第22-24页 |
第四节 人物性格与人物语言相一致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小说鉴赏》的主题论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同一的真实性与统一的真实性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生活逻辑与主题的一致性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细节与主题的一致性 | 第28页 |
第四节 作家风格与主题的一致性 | 第28-31页 |
第五章 《小说鉴赏》的新小说论 | 第31-34页 |
第一节 简介新小说 | 第31-32页 |
一 荒诞的碎片艺术或拼贴画 | 第31-32页 |
二 互文性或风格模仿 | 第32页 |
三 语言张狂与通俗化 | 第32页 |
第二节 新小说独特的有机整体性 | 第32-34页 |
一 观念统摄的有机整体 | 第32页 |
二 叙述视角统摄的有机整体 | 第32-33页 |
三 以意义探寻为支点的有机整体 | 第33-34页 |
第六章 《小说鉴赏》的启示与局限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小说鉴赏》的启示 | 第34-38页 |
一 以文本为中心指向人生经验 | 第34页 |
二 运用悖论分析文本 | 第34-37页 |
三 运用其它方法分析文本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小说鉴赏》的局限 | 第38-41页 |
一 忽视文学活动 | 第38-39页 |
二 纯客观的标准具有片面性 | 第39页 |
三 所选小说有其局限性 | 第39-40页 |
四 单一方法的文本分析有失偏颇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