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综述 | 第15-17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基本概述 | 第15-16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历史 | 第16-17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基本理论 | 第17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 | 第17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植物养分概述 | 第18-21页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2页 |
·样地选择和取样方法 | 第22-24页 |
·样地选择 | 第22-23页 |
·取样方法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样品元素的测定方法 | 第24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典型植被植物叶片主要元素的含量及其计量比特征 | 第25-41页 |
·植物叶片分析结果 | 第25-37页 |
·典型植被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叶片主要元素含量总体特征 | 第25-29页 |
·各演替阶段群落植物叶片主要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2页 |
·各演替阶段群落植物叶片主要元素与根系元素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各演替阶段群落植物叶片主要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第33-37页 |
·小结与分析 | 第37-41页 |
第五章 典型植被植物根系主要元素的含量及其计量比特征 | 第41-51页 |
·植物根系分析结果 | 第41-49页 |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根系主要元素含量的动态特征 | 第41-44页 |
·植物根系C、N、P、K、Ca、Mg、Na元素含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44-47页 |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根系主要元素计量比的动态特征 | 第47-48页 |
·植物根系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48-49页 |
·小结与分析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典型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土壤主要元素及计量比特征 | 第51-69页 |
·土壤分析结果 | 第51-66页 |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变化特征 | 第51-52页 |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主要元素含量的动态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第52-61页 |
·典型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土壤主要元素的化学计量比特征 | 第61-64页 |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主要元素计量比特征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64-66页 |
·小结与分析 | 第66-69页 |
第七章 不同演替阶段凋落物主要元素的含量及其计量比特征 | 第69-77页 |
·凋落物分析结果 | 第69-75页 |
·凋落物主要元素的含量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第69-72页 |
·凋落物C、N、P、K、Ca、Mg、Na元素的化学计量比特征 | 第72-74页 |
·典型植被演替进程中凋落物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74-75页 |
·小结与分析 | 第75-77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77-83页 |
·研究结论 | 第77-81页 |
·典型植被不同演替阶段主要元素含量的动态特征 | 第77-78页 |
·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土壤、凋落物主要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 第78-79页 |
·植物叶片、根系、土壤、凋落物主要元素计量比的动态特征 | 第79页 |
·植物叶片、根系、土壤、凋落物主要元素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因子 | 第79-80页 |
·滇中高原典型植被演替进程中的养分限制状况 | 第80-81页 |
·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A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