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暗色有隔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9-11页
缩略词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5页
   ·植物内生真菌第12-21页
     ·植物内生真菌概念第12页
     ·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第12-16页
       ·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多样性第13页
       ·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第13-16页
     ·内生真菌的生物学意义第16-21页
       ·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第17页
       ·内生真菌提高宿主植物抗逆性第17-21页
   ·元江干热河谷的介绍第21-22页
   ·暗色有隔内生真菌第22-24页
     ·暗色有隔内生真菌的定义第22页
     ·暗色有隔内生真菌功能第22-24页
       ·促进宿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第22页
       ·促进宿主植物对有机营养的利用第22-23页
       ·增强宿主抗逆性第23页
       ·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侵扰第23-24页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暗色有隔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第25-40页
   ·实验材料第25-26页
     ·培养基第25页
     ·菌种第25页
     ·仪器第25页
     ·常用试剂第25-26页
   ·试验方法第26-29页
     ·显色方法第26页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第26-27页
     ·主要技术方法路线第27-29页
     ·菌种形态学鉴定第29页
   ·实验结果第29-39页
     ·菌种形态特征第29-30页
     ·化合物分离纯化第30-36页
       ·化合物LX-1的分离纯化第30-31页
       ·化合物LX-2的分离纯化第31-33页
       ·化合物LX-3的分离纯化第33-35页
       ·化合物LX-4的分离纯化第35-36页
     ·化合物结构解析第36-39页
       ·化合物LX-1的结构解析第36-37页
       ·化合物LX-2的结构解析第37-38页
       ·化合物LX-3的结构解析第38页
       ·化合物LX-4的结构解析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代谢产物抑菌活性实验第40-48页
   ·实验材料第40页
     ·培养基第40页
     ·供试病原菌株第40页
     ·试剂第40页
   ·试验方法与步骤第40-41页
   ·实验结果第41-47页
     ·抑菌效果第41-43页
     ·抑菌线性回归第43-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讨论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0页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0-61页
附录B 化合物抑菌效果及结构解析图谱第61-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把梨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滇中高原典型植被演替进程中的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