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南靖和溪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斑块镶嵌体动态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1 前言第14-23页
   ·林窗的涵义第14-15页
   ·林窗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第15-18页
   ·森林循环理论第18页
   ·森林演替理论第18-20页
   ·森林演替(动态)机制第20-21页
     ·接力植物区系说第20页
     ·初始植物区系组成学说第20页
     ·竞争和资源比例说第20-21页
     ·种间三重作用说第21页
     ·生态史对策说第21页
     ·变化镶嵌体稳定学说第21页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研究概况第21-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2 研究地概况第23-26页
   ·地形地貌第23页
   ·土壤第23-24页
   ·水文第24页
   ·气候第24页
   ·植被概况第24-26页
3 调查研究方法第26-30页
   ·研究样地韵选择第26-27页
   ·斑块调查第27页
     ·环境及地形条件的测定第27页
     ·斑块内植物空间分布测定及物种调查第27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7-30页
     ·植物生长型和生活型的划分第27-28页
     ·物种的重要值计算第28页
     ·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第28-29页
     ·群落恢复潜力计算第29页
     ·群落的生活型分析第29页
     ·植物的生长型组成特征第29-30页
4 演替系列的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第30-58页
   ·演替系列的物种数变化分析第30页
   ·演替系列的物种组成分析第30-31页
   ·斑块组成的生长型和生活型分析第31-35页
     ·植物的生长型第32-33页
     ·植物的生活型第33-35页
   ·演替系列中物种重要值的变化第35-40页
     ·演替系列乔木层优势种重要值的变化第35-37页
     ·演替系列灌木层优势种重要值的变化第37-38页
     ·演替系列草本层优势种重要值的变化第38页
     ·演替系列藤本植物优势种重要值的变化第38-40页
   ·群落相似性的排序第40-42页
     ·乔木层的相似性系数排序第40-41页
     ·灌木层与草本层的相似性系数排序第41-42页
   ·演替系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第42-54页
     ·演替系列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第42-46页
     ·演替系列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第46-48页
     ·演替系列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第48-50页
     ·演替系列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第50-53页
     ·演替系列斑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第53-54页
   ·演替系列种群结构特征的分析第54-58页
5 讨论与建议第58-61页
   ·演替系列群落的演替(动态)机制第58-59页
   ·物种多样性指标测度方法评价第59-60页
   ·对保护区今后研究的几点建议第60-61页
     ·3S技术在植被动态研究中的应用第60页
     ·加强更新研究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Ⅰ:附表第70-75页
附录Ⅱ:南靖南亚热带雨林样地植物名录第75-81页
附录Ⅲ:南靖南亚热带雨林样地第81-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核转运蛋白家族的进化、表达和调控模式分析
下一篇:中国原生香棕(Arenga Engleri Becc.)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