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捷联惯性系统导航计算机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课题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 ·光纤陀螺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FPGA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 ·光纤捷联惯导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光纤捷联惯导系统概况 | 第17-30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7-26页 |
| ·常用坐标系 | 第17-19页 |
| ·惯导基本方程 | 第19-21页 |
| ·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 | 第21-25页 |
| ·惯性导航原理 | 第25-26页 |
| ·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26-29页 |
| ·惯性测量单元 | 第26-28页 |
| ·数据采集电路 | 第28页 |
| ·导航计算机 | 第28-29页 |
| ·通讯部分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导航计算机系统硬件设计 | 第30-57页 |
| ·导航计算机系统需求分析 | 第30-32页 |
| ·功能需求 | 第30-31页 |
| ·性能需求 | 第31-32页 |
| ·导航计算机总体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 ·FPGA硬件设计 | 第33-40页 |
| ·FPGA芯片的选择 | 第33-34页 |
| ·FPGA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34-40页 |
| ·Nios II软核系统设计 | 第40-45页 |
| ·定制Nios II处理器内核 | 第40-42页 |
| ·定制系统ID | 第42-43页 |
| ·定制SDRAM控制器 | 第43-44页 |
| ·定制定时器内核 | 第44页 |
| ·定制PIO控制器 | 第44-45页 |
| ·定制JTAG UART核 | 第45页 |
| ·定制UART核 | 第45页 |
| ·SOPC系统构建 | 第45-48页 |
| ·指定基础地址和中断请求优先级 | 第45-47页 |
| ·设置Nios II复位和异常地址 | 第47页 |
| ·生成Nios II系统 | 第47-48页 |
|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第48-56页 |
| ·加速度计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第48-55页 |
| ·光纤陀螺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4章 导航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 | 第57-63页 |
|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第57-58页 |
|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58-59页 |
|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第59-62页 |
| ·加速度计A/D采样程序设计 | 第59-61页 |
| ·光纤陀螺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 第63-72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数据采集功能调试 | 第63-66页 |
| ·A/D转换精度分析 | 第63-65页 |
| ·转换重复性分析 | 第65-66页 |
| ·系统综合调试与仿真 | 第66-71页 |
| ·系统测试 | 第67-71页 |
| ·解算结果及结论 | 第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