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制动器论文

基于变异系数的盘式制动器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论文研究背景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0-13页
     ·制动器发展现状第10-11页
     ·盘式制动器接触压力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第11-12页
     ·变异系数的工程运用第12-13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3-14页
   ·项目来源第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制动器变异系数优化设计理论基础第15-21页
   ·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第15-17页
     ·制动器分类第15-16页
     ·浮钳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变异系数的计算原理第17-18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8-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制动器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1-29页
   ·参数化有限元第21-24页
     ·有限元简介第21-22页
     ·参数化有限元步骤第22-24页
   ·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第24-26页
     ·模型的简化第24-25页
     ·确定设计参数第25-26页
   ·建立命令流文件第26-28页
     ·参数定义第26页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26-27页
     ·加载求解第27页
     ·后处理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基于变异系数的制动器结构优化第29-38页
   ·变异系数随各个制动块结构参数的影响第29-33页
     ·倒角参数的影响第29-30页
     ·厚度参数的影响第30-31页
     ·摩擦片径向长度的影响第31-32页
     ·摩擦片轴向宽度的影响第32页
     ·摩擦片的偏角的影响第32-33页
     ·摩擦片内外半径的影响第33页
   ·变异系数随摩擦片结构参数的综合影响第33-36页
     ·各参数对变异系数的影响程度第33-34页
     ·厚度合理分配规律第34-36页
   ·结构优化及对照分析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结构优化后的温度场研究第38-45页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第38-42页
     ·制动器摩擦副热流研究第38-39页
     ·有限元模型的假设条件第39-40页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0-42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2页
   ·结果分析及讨论第42-44页
     ·优化前后接触界面间的温度场分布第42-43页
     ·制动过程温度场变化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结构优化后的模态分析第45-53页
   ·模态分析的基本步骤第45-48页
     ·建模及网格划分第45-47页
     ·加载及求解第47-48页
     ·扩展模态、观察结果第48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8-49页
   ·台架试验验证第49-52页
     ·制动器试验台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49-51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本文总结第53-54页
   ·建议和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材料匹配性的盘式制动片热—应力耦合场研究
下一篇:汽车盘式制动器中制动块与消音片振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