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番茄(西红柿)论文

调控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基因增强番茄抗病毒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和英汉对照第10-12页
1. 前言第12-30页
   ·课题的提出第12页
   ·正链 RNA病毒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第12-17页
     ·植物正链 RNA病毒的复制第13页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第13-14页
       ·病毒在植物细胞间的转运第13-14页
       ·病毒的长距离运输第14页
     ·寄主植物的症状表现和抗病毒特性第14-17页
       ·寄主植物的症状表现第14-15页
       ·寄主植物的抗病毒特性第15-17页
         ·抗病毒基因第16页
         ·基于基因沉默的抗病机制第16-17页
   ·番茄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7-19页
     ·病毒来源的抗性基因策略第17-18页
       ·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的抗性第17-18页
       ·RNA介导的抗性第18页
     ·非病毒基因介导的抗性策略第18-19页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第18页
       ·抗TMV的N基因第18页
       ·寄主因子第18-19页
   ·马铃薯 Y病毒属病毒基因组第19-21页
     ·马铃薯 Y病毒属病毒基因结构第19-21页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介导的抗病毒机理第21-26页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的结构、功能及调节第21-23页
       ·eIF4E的结构第21-22页
       ·eIF4E的功能第22-23页
       ·eIF4E的调节机制第23页
         ·eIF4E结合蛋白4E-BPs的调节作用第23页
         ·蛋白激酶的调节作用第23页
     ·eIF4E家族第23-24页
     ·eIF4E的抗病毒机制第24-26页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与植物病毒感染的联系第26-28页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选择利用eIF4E家族成员第28-29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29-3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0-38页
   ·材料第30页
     ·植物材料第30页
     ·菌株、质粒及试剂第30页
     ·引物设计第30页
   ·方法第30-38页
     ·番茄的遗传转化第31-32页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第32-35页
       ·番茄基因组 DNA的提取第32-33页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33页
       ·反转录 PCR第33-35页
         ·总 RNA的提取第33-34页
         ·RT-PCR第34页
         ·基因组织/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第34-35页
     ·转基因植株的病毒接种和抗病性鉴定第35-36页
       ·病毒来源第35页
       ·接种方法第35-36页
       ·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第36页
       ·病毒 RNA RT-PCR检测第36页
     ·与抗病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6-38页
       ·接种、取样第36-37页
       ·植株形态学的观察第37页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7-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51页
   ·T0代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38页
   ·T0代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第38-44页
     ·T0代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38-39页
     ·转基因植株的RT-PCR检测第39-41页
       ·番茄eIF4E和eIF(iso)4E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第39-40页
       ·番茄eIF4E基因正义表达对内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0-41页
       ·番茄eIF(iso)4E基因正义表达对内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1页
     ·部分 T0代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第41-44页
       ·部分 T0代转基因植株接种 PVY病毒后的症状表现第41-42页
       ·病毒 RNA的RT-PCR分析第42-44页
   ·转基因T1代植株的鉴定第44-49页
     ·转基因T1代植株的卡那抗性鉴定和 PCR检测第44页
     ·转基因T1代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第44-46页
       ·转基因T1代植株接种病毒后的症状表现第44-46页
       ·病毒 RNA的RT-PCR分析第46页
     ·与抗病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46-48页
       ·叶片 SOD活性与番茄 PVY抗性的关系第46页
       ·番茄植株接种 PVY后 SOD的变化第46-48页
     ·PVY对转基因植株干物重的影响第48-49页
   ·目标基因的性状分离调查第49-51页
4. 讨论第51-56页
   ·番茄遗传转化存在的几个问题第51-52页
     ·番茄的遗传转化效率问题第51页
     ·反义表达的转基因植株无法获得问题第51-52页
   ·病毒检测技术第52页
   ·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第52-54页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在病毒侵染中的作用第54页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可行性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68页
 附录1. 基因信息第64-66页
 附录2. 番茄基因组DNA小量提取法提取液配方第66-67页
 附录3. 质粒的小量提取法第67-68页
 附录4.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番茄芯片杂交差异表达耐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下一篇:番茄抗坏血酸生物合成酶GME和MIOX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