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山地区寒武系沉积相与沉积演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2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10-12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0-11页 |
·主要成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4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2-13页 |
·区域地质演化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4-31页 |
·岩石地层单位及其特征 | 第14-26页 |
·下寒武统岩石地层单位及其特征 | 第15-19页 |
·中寒武统岩石地层单位及其特征 | 第19-23页 |
·上寒武统岩石地层单位及其特征 | 第23-25页 |
·河西走廊(香山)小区 | 第25-26页 |
·年代地层单位及生物组合特征 | 第26-31页 |
·寒武纪年代地层单位划分 | 第26-27页 |
·生物组合特征及地质年代 | 第27-31页 |
第四章 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 | 第31-81页 |
·岩石类型、岩石学特征及沉积构造 | 第31-46页 |
·岩石类型 | 第31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31-41页 |
·沉积构造 | 第41-46页 |
·沉积体系分类及特征 | 第46-74页 |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其组成特点 | 第47-69页 |
·主要沉积环境模式及沉积演化 | 第69-74页 |
·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 | 第74-81页 |
·早寒武世各期岩相古地理 | 第74-77页 |
·中寒武世各期岩相古地理 | 第77-78页 |
·晚寒武世各期岩相古地理 | 第78-81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