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前言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国际贸易理论回顾与评析 | 第18-22页 |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第18-20页 |
·绝对优势理论 | 第18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9-20页 |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 第20-22页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20页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20-22页 |
3.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36页 |
·中俄贸易关系发展历史阶段 | 第22-25页 |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中俄两国经济开放程度 | 第26-28页 |
·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贸易规模与两国潜力差距较大 | 第28-29页 |
·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 | 第29-30页 |
·贸易商品结构有待提升 | 第30-34页 |
·投资规模对贸易发展带动作用不够 | 第34页 |
·贸易制度还不十分规范 | 第34-35页 |
·通汇渠道及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第35-36页 |
4. 影响中俄贸易因素 | 第36-49页 |
·自然环境因素 | 第36-37页 |
·国际环境因素 | 第36-37页 |
·地缘优势 | 第37页 |
·政治关系因素 | 第37-39页 |
·领导人互访频繁提高了政治互信 | 第37-39页 |
·建立健全有效的合作与磋商机制 | 第39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39-41页 |
·文化差异影响两国交流和经贸发展 | 第39-40页 |
·通过互办“国家年”加强交流与合作 | 第40-41页 |
·经济因素 | 第41-48页 |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贸易规模的重要因素 | 第41-42页 |
·中俄经济的互补性优势 | 第42-47页 |
·国内市场环境是影响贸易规模的内在原因 | 第47页 |
·俄积极入世是推进经贸合作的重要契机 | 第47页 |
·两国投资对贸易产生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中俄贸易前景 | 第49-54页 |
·中俄贸易结合度 | 第49-50页 |
·金融危机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 第50-51页 |
·未来中俄贸易加强合作的重点领域 | 第51-54页 |
·能源领域的合作与开发 | 第51-52页 |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 | 第52页 |
·地区性贸易合作 | 第52-53页 |
·相互投资合作及大型合作项目 | 第53页 |
·服务贸易 | 第53-54页 |
6. 发展中俄贸易的对策 | 第54-66页 |
·转变观念,调整中俄贸易发展战略 | 第54-55页 |
·以俄入世为契机,改善贸易体制及政策法规 | 第55页 |
·俄入世贸易制度的调整推动两国贸易发展 | 第55页 |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贸易秩序 | 第55页 |
·把握投资合作进程,以投资带动贸易 | 第55-56页 |
·扩大双方合作领域,加强合作力度 | 第56页 |
·着眼长远,树立全新形象 | 第56-58页 |
·把好质量关 | 第56-57页 |
·积极培育名牌产品 | 第57页 |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中介沟通渠道 | 第57-58页 |
·优化中俄贸易商品结构 | 第58-59页 |
·开展机电产品大项目合作 | 第58页 |
·推动机电产品贸易投资 | 第58页 |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 第58-59页 |
·加大扶持力度 | 第59页 |
·加强人文交流与沟通 | 第59-60页 |
·树立“互利双赢”的理念 | 第59页 |
·加强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 | 第59-60页 |
·加强对俄罗斯的宣传工作 | 第60页 |
·大力开展旅游活动 | 第60页 |
·加速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 第60-66页 |
·建立意义 | 第60-61页 |
·建立现状与阻碍 | 第61-62页 |
·谈判议题与谈判原则 | 第62页 |
·步骤设想 | 第62-6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
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