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前言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14页 |
·研究内容方面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方面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5页 |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15-17页 |
1 基础理论 | 第17-32页 |
·国际贸易理论 | 第17-19页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第17-18页 |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 第18-19页 |
·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理论 | 第19-32页 |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 | 第19-20页 |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0-25页 |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征 | 第25-26页 |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 | 第26-30页 |
·技术性贸易措施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区别 | 第30-32页 |
2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概述 | 第32-45页 |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出台的背景 | 第32-34页 |
·日本《食品卫生法》的修订 | 第32-33页 |
·"肯定列表制度"出台的其它原因 | 第33-34页 |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34页 |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措施内容概要 | 第34-40页 |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内涵及其执行措施概要 | 第34-35页 |
·"暂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含义及制定程序 | 第35-40页 |
·"一律限量标准"的含义及制定依据 | 第40页 |
·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评价 | 第40-45页 |
·积极方面 | 第40-41页 |
·鲜明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性质 | 第41-45页 |
3 基于"肯定列表制度"的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经济效应模型分析 | 第45-54页 |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局部均衡模型假设条件 | 第45页 |
·日本国内供给和需求曲线都不移动的情况下"肯定列表制度"的经济效应 | 第45-49页 |
·日本国内需求曲线不动,供给曲线移动的情况下"肯定列表制度"的经济效应 | 第49-51页 |
·日本国内供给曲线不动,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况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 | 第51-53页 |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局部均衡模型结论 | 第53-54页 |
4 基于"肯定列表制度"的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第54-81页 |
·"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短期负面经济效应 | 第54-72页 |
·短期的贸易效应 | 第54-71页 |
·短期的产业效应和福利效应 | 第71-72页 |
·"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短期经济效应计量分析 | 第72-81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72-73页 |
·"肯定列表制度"对于中国对日烤鳗出口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73-76页 |
·"肯定列表制度"对于中国对日茶叶出口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76-81页 |
5 中国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81-90页 |
·对政府的宏观建议措施 | 第81-85页 |
·加快建立国际化农药残留标准体系 | 第81-82页 |
·提高农兽药残留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 | 第82-83页 |
·加强宣传培训,促进农兽药管理科学化 | 第83-84页 |
·狠抓源头管理,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 第84页 |
·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开展WTO外交 | 第84-85页 |
·对行业协会的中观建议措施 | 第85-86页 |
·做好研究及信息发布工作 | 第85页 |
·积极参加评议与协商谈判 | 第85页 |
·协助制定优惠扶植政策 | 第85-86页 |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指导 | 第86页 |
·加强与日本行会的沟通合作 | 第86页 |
·对企业农户的微观建议措施 | 第86-90页 |
·建议措施 | 第86-87页 |
·成功企业案例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附录 | 第9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个人简历 | 第11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