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糖料作物论文--芦粟(糖高粱)论文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和茎秆能源组分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6页
   ·甜高粱农艺性状研究进展第13-15页
     ·甜高粱生育期第13页
     ·甜高粱株高、茎粗、穗长第13-14页
     ·甜高粱茎、茎节数第14页
     ·甜高粱单株鲜重第14页
     ·甜高粱穗粒重第14-15页
   ·甜高粱茎秆能源相关组分的研究第15-17页
     ·甜高粱茎秆中可溶性糖分第15-16页
     ·甜高粱茎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第16页
     ·甜高粱茎秆能源相关组分分析方法第16-17页
   ·基因型差异及基因与环境互作第17-25页
     ·基因型差异第18页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第18-25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5页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甜高粱茎秆组分分析方法的研究第26-39页
   ·材料和方法第26-28页
     ·材料第26-27页
     ·方法第27页
     ·茎秆含糖量的估算公式第27页
     ·数据分析第27-28页
   ·结果分析第28-37页
     ·渣残汁糖分含量和汁液糖分含量比较第28-30页
     ·茎秆汁液和渣残留汁液的糖分含量的比较第30-33页
     ·各种估算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方法的比较第33-35页
     ·茎秆纤维组分含量与通过分析渣估算的茎秆纤维组分含量第35-37页
   ·结论和讨论第37-39页
     ·榨出汁液与渣残留汁液糖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第37页
     ·通过榨汁分析估算茎秆糖分的方法程序第37页
     ·通过分析渣即可得到茎秆纤维组分含量第37-38页
     ·甜高粱茎秆中各组分的估算公式第38-39页
第三章 甜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型差异第39-71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3页
     ·供试材料第39-40页
     ·试验设计第40-42页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2页
     ·统计分析第42-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69页
     ·生育期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43-46页
     ·株高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46-48页
     ·茎粗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48-51页
     ·茎节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51-54页
     ·单株鲜重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54-57页
     ·单株茎鲜重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57-60页
     ·锤度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60-63页
     ·茎秆含水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63-66页
     ·单株穗粒重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66-69页
   ·讨论第69-71页
第四章 甜高粱茎秆能源相关组分的基因型差异第71-96页
   ·材料和方法第71-73页
     ·供试材料第71页
     ·试验设计第71页
     ·试验方法第71-73页
     ·统计分析第73页
   ·结果与分析第73-94页
     ·葡萄糖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73-75页
     ·果糖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75-78页
     ·蔗糖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78-80页
     ·总糖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80-82页
     ·半纤维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82-84页
     ·纤维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84-87页
     ·木质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87-89页
     ·单株总糖产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89-91页
     ·单株纤维质产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第91-94页
     ·参试品种能源利用潜力的综合评述第94页
   ·讨论第94-96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96-98页
   ·甜高粱茎秆能源组分测定方法第96页
   ·甜高粱农艺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环境效应第96-97页
   ·甜高粱茎秆能源组分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环境效应第97页
   ·有应用潜力的品种第97-98页
附表第98-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作者简历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白条纹叶突变体gws的遗传分析与Gws基因精细定位
下一篇:Soja亚属遗传多样性及性状类型间的遗传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