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3-27页 |
·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 第13-18页 |
·内部牵制 | 第13-14页 |
·内部控制制度 | 第14-15页 |
·内部控制结构 | 第15-16页 |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第16-17页 |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 第17页 |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8-24页 |
·金融监管的产生-金融安全为先(20世纪30年代) | 第19-20页 |
·金融监管的发展-安全为先兼顾效率(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 | 第20-21页 |
·金融监管的成熟-金融自由化(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 第21-22页 |
·金融监管的成熟-安全与效率并重(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22-23页 |
·金融监管的变数-次贷危机的影响 | 第23-24页 |
·巴塞尔协议的内部控制思想 | 第24-27页 |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规定 | 第24-25页 |
·第二支柱: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 第25页 |
·第三支柱:市场纪律 | 第25-27页 |
3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监管 | 第27-32页 |
·保险公司治理特征 | 第27-28页 |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模式 | 第28-30页 |
·集中管理模式-风险管理委员会 | 第28-29页 |
·分散管理模式 | 第29-30页 |
·保险监管与内部控制 | 第30-32页 |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联系 | 第30页 |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区别 | 第30-31页 |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有机统一 | 第31-32页 |
4 案例分析 | 第32-42页 |
·中国人寿现行内部控制体系和评价方式 | 第32-36页 |
·基于美国证监会(SEC)的内控评价 | 第32-35页 |
·基于上交所和保监会规定的内控评价 | 第35-36页 |
·保险监管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保险监管体制缺陷 | 第36-37页 |
·恶性竞争的事件依然存在 | 第37-38页 |
·监管多重目标 | 第38-39页 |
·监管体制下保险公司存在极大风险 | 第39-40页 |
·监管责任追究不合理 | 第40页 |
·保险监管的动向 | 第40-42页 |
·动态偿付能力监管 | 第41页 |
·强化保险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 | 第41页 |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4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