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8页
   ·研究缘起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缘起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现状与研究范围第10-16页
     ·相关概念解析第10-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研究范围界定第16页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6-18页
2 居民户外交往行为调查与分析第18-54页
   ·调研对象的选取与调查方法第18页
   ·居民户外交往行为调查第18-47页
     ·单位分配式居住区——以八角社区为例第18-32页
       ·调研社区概况第18-21页
       ·现场调查过程及分析第21-32页
     ·商品房式居住区——以远洋山水居住区为例第32-45页
       ·调研居住区概况第32-35页
       ·现场调查过程及分析第35-45页
     ·居住区案例综合评价分析第45-47页
   ·基于环境行为研究的居民户外交往行为分析第47-52页
     ·居民的类型及交往行为特点第47-48页
     ·居民户外交往行为模式第48-49页
     ·居民户外交往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第49-52页
   ·综合分析居民户外交往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3 居住区交往空间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第54-72页
   ·设计条件分析第54-57页
     ·气候条件分析第54页
     ·周边自然环境分析第54-55页
     ·地形条件分析第55-56页
     ·土壤条件分析第56页
     ·基础设施条件分析第56-57页
     ·历史文脉条件分析第57页
   ·交往空间中的活动场地第57-61页
     ·健身活动场地第57-58页
     ·儿童游戏场地第58-59页
     ·休闲广场第59-60页
     ·半私密性前院第60-61页
   ·交往空间中的景观小品第61-65页
     ·亭、廊第61-62页
     ·水景第62-63页
     ·景观桥、亲水步道第63页
     ·座椅第63-64页
     ·信息标识第64-65页
   ·交往空间中的道路景观第65-66页
     ·机动车道景观第65-66页
     ·人行道景观第66页
   ·交往空间中的植物配置第66-70页
     ·植物配置原则第66-67页
     ·不同类型交往空间的植物配置第67-70页
   ·交往空间中的照明设施第70-71页
     ·车行照明第70页
     ·人行照明第70-71页
     ·场地照明第71页
     ·安全照明第71页
   ·小结第71-72页
4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交往空间营造实践—以山东曲阜栖庭水岸中心区、F区景观设计为例第72-84页
   ·设计背景第72-73页
   ·中心绿地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以栖庭水岸中心区为例第73-78页
     ·设计原则与理念第73-74页
     ·交往空间中的活动场地景观设计第74-76页
     ·交往空间中的景观小品设计第76-77页
     ·交往空间中的道路景观设计第77页
     ·交往空间中的植物配置第77页
     ·交往空间中的照明设计第77-78页
   ·宅间绿地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以栖庭水岸F区为例第78-83页
     ·设计原则与理念第79-80页
     ·交往空间中的活动场地景观设计第80-81页
     ·交往空间中的景观小品设计第81页
     ·交往空间中的道路景观设计第81-82页
     ·交往空间中的植物配置第82-83页
     ·交往空间中的照明设计第83页
   ·小结第83-84页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A 居住区户外交往活动调查问卷第88-90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规划实践与村镇规划体系的矛盾及其解决思路--以京西山区雁翅新农村规划为例
下一篇: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