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及其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6页
   ·滑坡灾害第9-10页
     ·边坡变形破坏的分类第9-10页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第10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0-15页
     ·极限平衡分析法第11页
     ·数值分析方法第11-12页
     ·滑移场法第12-14页
     ·可靠度法第14-15页
   ·本研究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5-16页
2 小龙潭布沼坝露天煤矿地质情况概述第16-27页
   ·地层第16页
   ·构造第16页
   ·地震情况第16页
   ·矿山地下水状况第16-17页
   ·布沼坝露天西帮与西北帮边坡岩体变形概况第17-27页
     ·西帮边坡岩体变形历程第17页
     ·目前边坡变形现状、变形区与危险破坏区域分析第17-26页
     ·变形规律与破坏模式第26-27页
3 布沼坝边坡岩体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第27-76页
   ·概述第27页
   ·Midas/GTS联合FLAC3D的建模分析方法第27-30页
   ·342剖面三步开挖数值模拟第30-43页
     ·342剖面边坡未开挖时FLAC3D数值模拟第31-34页
     ·342剖面第一步开挖后FLAC3D数值模拟第34-37页
     ·342剖面第二步开挖后FLAC3D数值模拟第37-40页
     ·342剖面第三步开挖后FLAC3D数值模拟第40-43页
   ·344剖面三步开挖数值模拟第43-56页
     ·344剖面边坡未开挖时FLAC3D数值模拟第44-47页
     ·344剖面第一步开挖后FLAC3D数值模拟第47-50页
     ·344剖面第二步开挖后FLAC3D数值模拟第50-53页
     ·344剖面第三步开挖后FLAC3D数值模拟第53-56页
   ·346剖面三步开挖数值模拟第56-68页
     ·346剖面剖面未开挖时FLAC3D数值模拟第57-60页
     ·346剖面第一步开挖时FLAC3D数值模拟第60-62页
     ·346剖面第二步开挖时FLAC3D数值模拟第62-65页
     ·346剖面第三步开挖时FLAC3D数值模拟第65-68页
   ·北帮8线皮带道凹槽数值模拟第68-76页
     ·北帮8线原始边坡数值模拟第69-72页
     ·北帮8线凹槽开挖后边坡数值模拟第72-76页
4 布沼坝露天矿西帮治理方案及北帮皮带道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第76-120页
   ·西帮边坡稳定状况评价第76-82页
     ·342剖面现状边坡稳定性评价第76-78页
     ·344剖面现状边坡稳定性评价第78-80页
     ·346剖面现状边坡稳定性评价第80-82页
     ·西帮现状边坡稳定性结论第82页
   ·西帮342剖面三步开采方案的设计第82-88页
     ·342剖面第一步减载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82-85页
     ·342剖面第二步减载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85-87页
     ·342剖面第三步减载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87-88页
   ·西帮344剖面三步开采方案的设计第88-94页
     ·344剖面第一步减载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88-91页
     ·344剖面第二步减载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91-92页
     ·344剖面第三步减载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92-94页
   ·西帮346剖面三步开采方案的设计第94-102页
     ·346剖面第一步减载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94-97页
     ·346剖面第二步减载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97-100页
     ·346 剖面第三步减载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100-102页
   ·北帮N8-8线剖面稳定性分析第102-105页
     ·北帮N8-8线剖面现存边坡的滑移面搜寻与分析第102-103页
     ·北帮N8-8线剖面到界边坡稳定性评价第103-105页
   ·N8-8线剖面清出粘土岩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第105-106页
     ·局部稳定性分析第105-106页
   ·凹型皮带道(出入沟)两侧软岩层边坡稳定性评价第106-114页
     ·1-1 剖面稳定性评价第107-108页
     ·2-2剖面稳定性评价第108-111页
     ·3-3剖面稳定性评价第111-113页
     ·台阶坡面角允许最大值及稳定性评价第113-114页
   ·8线剖面胶带机道的加固方案设计第114-116页
     ·工程地质条件第114页
     ·边坡稳定分析和加固计算第114-115页
     ·预应力锚索设计第115-116页
   ·结论第116-120页
5 结论与建议第120-121页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第120页
   ·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3页
发表论文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
下一篇:汽车自动变速箱零件再制造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