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知识观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 ·国内外关于缄默知识的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内外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 2 缄默知识论 | 第19-35页 |
| ·缄默知识的含义 | 第19-21页 |
| ·缄默知识的概念 | 第19-20页 |
| ·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 | 第20-21页 |
| ·缄默知识的性质 | 第21-23页 |
| ·缄默知识是一种个人性的知识 | 第21页 |
| ·缄默知识是难以言传的知识 | 第21-22页 |
| ·缄默知识是一种依赖情境的实践性知识 | 第22-23页 |
| ·缄默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和领会力 | 第23页 |
| ·缄默知识的获得 | 第23-35页 |
| ·缄默知识获得的方式 | 第23-27页 |
| ·缄默知识获得的阶段 | 第27-30页 |
| ·SECI模型理论 | 第30-35页 |
| 3 缄默知识观与教学 | 第35-47页 |
| ·传统知识观下的教学形态 | 第35-37页 |
| ·教学形态的发展变化 | 第37-42页 |
| ·缄默知识观对教学的阐释 | 第42-47页 |
| 4 缄默知识观下的教学设计 | 第47-73页 |
| ·几种典型教学设计理论评析 | 第47-51页 |
| ·缄默知识观下教学设计原则 | 第51-54页 |
| ·主体性原则 | 第51页 |
| ·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 第51-52页 |
| ·实践性 | 第52-53页 |
| ·激励性原则 | 第53-54页 |
| ·缄默知识观下教学设计思路 | 第54-73页 |
| ·学习者分析 | 第54-56页 |
| ·教学内容的分析 | 第56-59页 |
| ·教学目标的设计 | 第59-63页 |
| ·教学策略的设计 | 第63-69页 |
| ·教学情境的创设 | 第64-66页 |
| ·教学方法的选择 | 第66-67页 |
| ·教学环境的设计 | 第67-69页 |
| ·教学评价的设计 | 第69-73页 |
| 5 结论 | 第73-77页 |
| ·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 ·研究不足 | 第74-75页 |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