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水分胁迫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缩写语表第15-16页
1 前言第16-37页
   ·节水抗旱稻(WDR)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植物对干旱响应的生理机制第17-20页
     ·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类型及表型第17-18页
       ·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类型第17-18页
       ·植物根系发育与抗旱性第18页
       ·植物叶片形态与干旱胁迫第18页
     ·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8-20页
       ·叶绿体发育及结构第19页
       ·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9-20页
   ·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第20-27页
     ·植物逆境胁迫的信号传导第21-24页
       ·植物激素与信号传导第22-23页
       ·细胞内信号传导第23-24页
     ·植物抵御水分胁迫基因表达第24-27页
       ·植物抵御水分胁迫转录调节因子第24-26页
       ·植物抵御水分胁迫功能蛋白第26页
       ·microRNA参与植物抵御水分胁迫过程第26-27页
   ·DUF296结构域及AT-hook模体的结构与功能第27-36页
     ·AT-hook模体的结构及功能第27-29页
     ·染色体S/MARs序列及相关结合蛋白第29-31页
       ·S/MARs序列的结构特点第29-30页
       ·S/MARs结合蛋白(MARBPs)第30-31页
       ·S/MARs功能第31页
     ·DUF296结构域的基本特征第31-35页
       ·含DUF296结构域的蛋白类型第31-33页
       ·DUF296结构域结构及功能第33-35页
     ·含一个AT-hook和DUF296结构域的蛋白功能第35-36页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6-3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7-48页
   ·水稻材料第37-38页
   ·菌株和载体第38页
   ·水稻转录组芯片分析第38-39页
     ·芯片分析水旱条件下水稻microRNA第38-39页
     ·水稻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的芯片分析第39页
   ·基因表达分析第39-41页
     ·水稻非生物逆境胁迫及激素处理第39-40页
     ·水稻Total RNA提取及反转录第40页
     ·荧光定量PCR(qPCR)第40-41页
   ·RACE方法克隆目的基因第41页
   ·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第41-42页
     ·构建遗传转化载体第41-42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第42页
   ·转基因水稻苗期抗逆性实验第42-43页
     ·转基因水稻苗期耐冷性实验第42-43页
     ·转基因植株苗期PEG模拟干旱胁迫实验第43页
     ·转基因植株苗期耐盐实验第43页
   ·转基因水稻成株期抗逆性试验第43-44页
   ·抗逆性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第44-45页
     ·叶绿素(Chl)含量测定第44页
     ·过氧化物还原酶(POD)含量测定第44-45页
   ·组织细胞学实验第45页
     ·气孔密度测量第45页
     ·维管束、泡状细胞观察第45页
   ·亚细胞定位第45-46页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46-47页
   ·实验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7-4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8-107页
   ·水稻转录组芯片分析第48-57页
     ·水旱条件下水稻microRNA表达变化第48-53页
       ·水稻水旱对照下中miRNA表达模式第49-53页
       ·干旱胁迫诱导表达miRNA参与的代谢途径分析第53页
     ·水稻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的芯片分析第53-57页
   ·RACE及基因克隆第57页
   ·遗传转化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第57页
   ·OsI17基因的功能研究第57-100页
     ·OsI17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第58-63页
       ·OsI17蛋白的结构分析第58页
       ·OsI17同源蛋白分析第58-61页
       ·OsI17基因启动子分析第61-63页
     ·OsI17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第63-65页
       ·OsI17编码蛋白的遗传多样性第63-64页
       ·OsI17基因启动子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第64-65页
     ·OsI1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65-67页
     ·OsI17基因表达分析第67-72页
       ·激素对OsI17基因表达的影响第67-69页
       ·冷、盐及甘露醇模拟水分胁迫诱导OsI17基因表达第69-70页
       ·干旱胁迫下OsI17基因的表达第70-72页
     ·获得和鉴定超表达OsI17转基因水稻植株第72-74页
     ·超表达OsI17基因水稻的生理生化性状变化第74-79页
       ·OsI17基因增强干旱胁迫下水稻叶绿素稳定性第74-75页
       ·转基因植株解剖结构改变第75-77页
       ·转基因植株叶片持水能力增强第77-78页
       ·转基因植株抗氧化能力增强第78-79页
     ·超表达OsI17基因水稻增强苗期抗逆性第79-83页
       ·超表达OsI17基因提高水稻低温胁迫抗性第79-81页
       ·超表达OsI17基因提高水稻苗期盐胁迫抗性第81-82页
       ·超表达OsI17基因提高水稻苗期抗旱性第82-83页
     ·转基因水稻增强成株期抗逆性第83-89页
       ·OsI17基因增强水稻在干旱胁迫解除后的分蘖能力第84-85页
       ·超表达OsI17基因水稻家系与对照材料根系性状考察第85-88页
       ·超表达OsI17基因水稻农艺性状考察第88-89页
     ·OsI17超表达转基因水稻的芯片分析第89-99页
       ·OsI17超表达植株基因表达变化分析第89-96页
       ·OsI17超表达引发表达变化基因的启动子分析第96-99页
     ·OsI17基因的分子功能研究第99-100页
       ·酵母双杂交验证DUF296结构域的同源结合能力第99-100页
   ·OsDr1基因功能初探第100-107页
     ·OsDr1基因及蛋白结构第100-101页
     ·OsDr1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特征第101-106页
       ·OsDr1基因受非生物逆境诱导表达第102-104页
       ·OsDr1基因呈昼夜节律性表达并受干旱及光照调节第104-106页
     ·OsDr1基因增强水稻抗旱性第106-107页
4. 讨论第107-117页
   ·芯片技术分析水稻在干旱胁迫下转录组差异第107-108页
     ·自然干旱胁迫下水稻miRNA变化第107页
     ·水稻抗旱与能量代谢的关系第107-108页
   ·OsI17基因功能的探讨第108-114页
     ·OsI17蛋白结构与功能第108-109页
     ·OsI17蛋白调节基因表达第109-110页
     ·OsI17基因提高水稻耐旱性、避旱性和复原抗旱性第110-111页
     ·OsI17基因调控水稻光合系统第111-113页
     ·OsI17基因调控水稻抗逆性的分子作用途径第113-114页
   ·OsDr1基因与水稻抗逆性第114-115页
   ·展望第115-117页
     ·水稻基因功能研究及在育种中的应用第115页
     ·OsI17基因分子功能研究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附录第132-144页
 附录Ⅰ. 相关基因cDNA序列第132-133页
 附录Ⅱ. 图表第133-135页
 附录Ⅲ. 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程序第135-144页
 附录Ⅳ. 作者简介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整合分析甘蓝型油菜中控制种子含油量变异的数量性状位点
下一篇:木薯再生体系的建立和HNL24b基因的克隆及辐照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