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交互:昆明文化巷的营销传播场域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作为营销传播场域的文化巷 | 第10-13页 |
(一) 营销传播与场域理论的关系概述 | 第10页 |
(二) 静止的域:作为地理位置的文化巷 | 第10-11页 |
(三) 流动的场:作为营销传播地的文化巷 | 第11-13页 |
二.静动交互的场域 | 第13-18页 |
(一) 文化巷的历史传承 | 第13-14页 |
(二) 文化巷的空间区位与周边学校 | 第14-18页 |
(三) 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的交互 | 第18页 |
三.静止的营销主体:商业店铺 | 第18-35页 |
(一) 店铺种类 | 第18-25页 |
(二) 店主文化程度与营销方式 | 第25-30页 |
(三) 店铺的主打品牌与文化特质 | 第30-35页 |
四.流动的营销主体:各种摊贩 | 第35-51页 |
(一) 流动摊商品种类统计 | 第36-38页 |
(二) 摊点的位置分布、经营效果 | 第38-39页 |
(三) 不同身份流动摊贩的经营描述 | 第39-44页 |
(四) 流动摊市场中的组织 | 第44-48页 |
(五) 流动摊贩与店铺的关系 | 第48-51页 |
五.流动的消费市场:文化巷消费者调查研究 | 第51-57页 |
(一) 人流量变化趋势和消费者身份调查 | 第51-52页 |
(二) 消费者访谈 | 第52-56页 |
(三) 消费者惯习与营销传播场域的关系 | 第56-57页 |
六.文化巷各营销要素的价值剖析 | 第57-62页 |
(一) 地理空间:拥堵的价值 | 第57-58页 |
(二) 历史空间:文化的价值 | 第58-59页 |
(三) 社会空间:传统与时尚交互的魅力 | 第59-60页 |
(四) 消费空间:消费者主体性在营销中的活力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