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1 文献法 | 第12页 |
1.3.2 访谈法 | 第12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4.1 二孩政策 | 第12-13页 |
1.4.2 公共托育服务 | 第13页 |
1.4.3 供给体系 | 第13页 |
1.5 公共托育服务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1.5.1 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 | 第13-16页 |
1.5.2 儿童福利理论 | 第16页 |
1.6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我国托育服务供给的历史回顾 | 第18-23页 |
2.1 托育服务供给的梳理 | 第18-21页 |
2.1.1 0-3岁儿童公共托育服务的黄金时期——以国家(单位)为供给主体 | 第18-20页 |
2.1.2 0-3岁儿童托育服务的调整时期——建构多元主体的托育服务体系 | 第20-21页 |
2.2 公共托育服务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0-3岁儿童公共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 第23-31页 |
3.1 “二孩政策”与生育率 | 第23-26页 |
3.1.1 公共托育服务与生育率的关系 | 第23-24页 |
3.1.2 我国公共托育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 第24-26页 |
3.2 公共托育服务的实践——基于上海市的分析 | 第26-31页 |
3.2.1 政府尝试从政策上明确政府的主体职责 | 第26-28页 |
3.2.2 0-3岁儿童照料服务的供给现状 | 第28-31页 |
第4章 各国公共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研究 | 第31-35页 |
4.1 瑞典和挪威在儿童公共托育服务中的供给体系:政府主导 | 第31-32页 |
4.2 法国和德国在儿童公共托育服务中的供给体系:多元混合 | 第32页 |
4.3 美国和英国在儿童公共托育服务中的供给体系:民营为主 | 第32-33页 |
4.4 不同国家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比较 | 第33-35页 |
第5章 0-3岁儿童公共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 第35-42页 |
5.1 0-3岁儿童公共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主体探索 | 第35-37页 |
5.1.1 政府与市场作为单一供给主体的作用边界 | 第35-36页 |
5.1.2 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力量 | 第36-37页 |
5.1.3 多元供给主体的互补与衔接 | 第37页 |
5.2 0-3岁儿童公共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形式探索 | 第37-39页 |
5.2.1 政府直接供给:同时作为生产者与提供者 | 第38页 |
5.2.2 政府间接供给:市场和第三部门承担生产责任 | 第38-39页 |
5.3 构建0-3岁儿童公共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议 | 第39-42页 |
5.3.1 强化政府主导,明确多元供给体系的责任划分 | 第40页 |
5.3.2 重视多元供给,推动形成多层次的服务供给网络 | 第40-41页 |
5.3.3 公平和效率为导向,完善公共托育服务体系共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