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龄期混凝土热力学性能的细观数值模拟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早龄期混凝土温度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多孔材料热量传递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混凝土细观结构与分析方法 | 第16-21页 |
1.3.1 细观结构 | 第16-17页 |
1.3.2 细观数值模型 | 第17-2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1.4.1 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1.4.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3页 |
2 细观格构网络模型与热力学理论 | 第23-33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细观格构网络模型 | 第23-26页 |
2.2.1 随机骨料模型 | 第23-24页 |
2.2.2 细观单元划分 | 第24-25页 |
2.2.3 格构网络模型 | 第25页 |
2.2.4 传输系数的确定 | 第25-26页 |
2.3 温度场计算基本理论 | 第26-32页 |
2.3.1 热传导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2.3.2 水化反应速率 | 第27-28页 |
2.3.3 等效龄期 | 第28页 |
2.3.4 水化度 | 第28-29页 |
2.3.5 水化度与等效龄期间的关系 | 第29页 |
2.3.6 绝热温升 | 第29-30页 |
2.3.7 热学性能参数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早龄期混凝土绝热温升的数值验证分析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热传导的数值分析方法 | 第33-37页 |
3.2.1 热传导控制方程 | 第33-34页 |
3.2.2 数值求解 | 第34-37页 |
3.3 早龄期混凝土的“热-化学”耦合 | 第37-39页 |
3.4 模型验证 | 第39-44页 |
3.4.1 绝热温升试验验证 | 第39-41页 |
3.4.2 骨料含量影响分析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4 早龄期混凝土温度场分布的细观数值模拟 | 第45-64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边界条件验证 | 第45-50页 |
4.2.1 第一类边界条件 | 第46-48页 |
4.2.2 第三类边界条件 | 第48-50页 |
4.3 温控措施影响分析 | 第50-57页 |
4.3.1 骨料预冷分析 | 第50-54页 |
4.3.2 预埋水管分析 | 第54-57页 |
4.4 边界影响分析 | 第57-62页 |
4.4.1 第三类边界影响分析 | 第57-59页 |
4.4.2 第三类周期性散热边界影响分析 | 第59-61页 |
4.4.3 第一类散热边界影响分析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5 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场分布的细观数值模拟研究 | 第64-75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发展理论 | 第64-65页 |
5.3 数值计算过程 | 第65-67页 |
5.4 模型验证 | 第67-68页 |
5.5 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场模拟分析 | 第68-73页 |
5.5.1 温控措施影响分析 | 第68-71页 |
5.5.2 散热边界影响分析 | 第71-7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