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自愿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动因及效应 | 第15-16页 |
2.2 企业自愿披露无形资产信息动因及效应 | 第16-17页 |
2.3 企业自愿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动因及效应 | 第17-18页 |
2.4 企业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动因及效应 | 第18-19页 |
2.5 企业自愿披露经营信息动因及效应 | 第19-20页 |
2.6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自愿披露经营信息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第21-30页 |
3.1 自愿信息披露的内容分析 | 第21页 |
3.2 自愿披露经营信息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3.2.1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 第21-23页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4页 |
3.2.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4-25页 |
3.3 自愿披露经营信息动因研究框架 | 第25-27页 |
3.3.1 资本市场交易动因 | 第25-26页 |
3.3.2 核心竞争力展示动因 | 第26页 |
3.3.3 管理者才能示意动因 | 第26-27页 |
3.4 自愿披露经营信息效应研究框架 | 第27-29页 |
3.4.1 资本市场效应 | 第27页 |
3.4.2 产品市场效应 | 第27-28页 |
3.4.3 公司融资效应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伯朗特公司自愿披露经营信息行为案例介绍与动因分析 | 第30-38页 |
4.1 伯朗特企业概况 | 第30-32页 |
4.1.1 公司简介 | 第30-31页 |
4.1.2 伯朗特公司实际控制人情况 | 第31-32页 |
4.2 伯朗特自愿披露经营信息的背景和内容 | 第32-33页 |
4.2.1 伯朗特公司自愿披露经营信息背景 | 第32-33页 |
4.2.2 伯朗特自愿披露经营信息内容 | 第33页 |
4.3 伯朗特自愿披露经营信息动因 | 第33-38页 |
4.3.1 资本市场交易动因 | 第33-35页 |
4.3.2 核心竞争力展示动因 | 第35-36页 |
4.3.3 管理者才能示意动因 | 第36-38页 |
第五章 伯朗特公司自愿披露经营信息行为的效应分析 | 第38-50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5.1.1 事件研究法 | 第38页 |
5.1.2 确定研究事件的事件日 | 第38-39页 |
5.1.3 确定事件窗口和预期报酬率 | 第39页 |
5.2 资本市场效应分析 | 第39-43页 |
5.2.1 异常报酬率的计算 | 第39-40页 |
5.2.2 市场绩效的的度量 | 第40-43页 |
5.2.3 股票交易量分析 | 第43页 |
5.3 产品市场效应分析 | 第43-45页 |
5.3.1 产品出货量市场效应 | 第43-44页 |
5.3.2 产品销量市场效应 | 第44-45页 |
5.4 公司融资效应分析 | 第45-50页 |
5.4.1 伯朗特公司融资效应纵向比较 | 第45-48页 |
5.4.2 伯朗特公司融资效应横向比较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51页 |
6.3 研究局限性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 第56-5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