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欧比特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绩效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7-2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7-18页
        1.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1.2 研究意义第18页
        1.1.3 选取本案例研究的原因第18页
    1.2 文献综述第18-23页
        1.2.1 关于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第18-21页
        1.2.2 关于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相关研究第21-22页
        1.2.3 文献评述第22-23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23-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4 创新点第25-26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26-32页
    2.1 并购概念及界定第26-27页
        2.1.1 并购的定义第26页
        2.1.2 并购的分类第26-27页
    2.2 并购相关理论第27-29页
        2.2.1 效率理论第27页
        2.2.2 市场势力理论第27-28页
        2.2.3 规模经济理论第28页
        2.2.4 多元化经营理论第28页
        2.2.5 战略发展理论第28-29页
    2.3 常用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第29-30页
        2.3.1 事件研究法第29页
        2.3.2 财务指标法第29页
        2.3.3 经济增加值法第29-30页
    2.4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方法第30-32页
        2.4.1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第30页
        2.4.2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内容第30-31页
        2.4.3 平衡计分卡的优势第31-32页
3 欧比特并购铂亚信息案例介绍第32-40页
    3.1 并购方欧比特基本情况介绍第32-33页
        3.1.1 公司简介第32页
        3.1.2 并购前公司的经营状况第32-33页
    3.2 并购标的铂亚信息基本情况介绍第33-35页
        3.2.1 公司简介第33-34页
        3.2.2 并购前公司的经营状况第34-35页
    3.3 并购背景介绍第35-37页
        3.3.1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布局的变化第35页
        3.3.2 软硬件一体化战略第35-36页
        3.3.3 平安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第36-37页
    3.4 并购过程及方案第37-38页
        3.4.1 并购过程第37页
        3.4.2 并购方案第37-38页
    3.5 并购动因分析第38-40页
        3.5.1 推进业务转型,实现升级创新第38页
        3.5.2 注入优质资产,提高盈利能力第38页
        3.5.3 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共同发展第38-40页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欧比特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第40-46页
    4.1 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第40-41页
        4.1.1 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评价全面均衡第40页
        4.1.2 关注长期绩效,注重发展战略第40页
        4.1.3 指标可调整,贴合企业实际第40-41页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第41页
        4.2.1 目标一致性原则第41页
        4.2.2 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第41页
        4.2.3 可操作性原则第41页
    4.3 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第41-46页
        4.3.1 财务维度指标第41-43页
        4.3.2 客户维度指标第43页
        4.3.3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第43-44页
        4.3.4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第44-46页
5 欧比特并购绩效评价第46-58页
    5.1 财务维度评价第46-50页
        5.1.1 偿债能力分析第46-47页
        5.1.2 营运能力分析第47-48页
        5.1.3 盈利能力分析第48-49页
        5.1.4 发展能力分析第49-50页
    5.2 客户维度评价第50-53页
        5.2.1 品牌形象第50-52页
        5.2.2 市场占有率第52页
        5.2.3 产品结构第52-53页
    5.3 内部流程维度评价第53-56页
        5.3.1 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第53-55页
        5.3.2 人均产出第55-56页
    5.4 学习与成长维度评价第56-58页
        5.4.1 员工构成第56页
        5.4.2 研发投入第56-57页
        5.4.3 发明专利数第57-5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8-62页
    6.1 研究结论第58-59页
    6.2 研究启示第59-60页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结构对华北制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下一篇:伯朗特公司自愿披露经营信息动因及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