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宋:北宋(960~1127年)论文

宋朝经筵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序论第7-12页
 一、选题意义第7-8页
 二、成果综述第8-10页
 三、研究思路第10-12页
第一章 经筵制度历史沿革第12-37页
 第一节 经筵词源和经筵制度定义第12-17页
  一、经筵词源考第12-14页
  二、经筵制度的定义第14-17页
 第二节 经筵的萌芽、确立及其背景、原因第17-37页
  一、宋以前的萌芽期第18-30页
  二、宋朝经筵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30-35页
  三、宋朝典型经筵的特征第35-37页
第二章 宋朝经筵制度建设第37-59页
 第一节 经筵的主体——经筵官第37-52页
  一、宋朝经筵官设置沿革第38-40页
  二、所谓"翰林侍读"第40-41页
  三、宋朝经筵官设置种类第41-52页
 第二节 经筵制度的管理机构和条文规定第52-59页
  一、说书所(讲筵所)的设立第52-53页
  二、《讲筵式》的制定第53页
  三、经筵官选任的几个问题第53-59页
第三章 宋朝经筵制度运行——以宋宁宗朝为例第59-102页
 第一节 宋宁宗朝经筵事略第59-68页
  一、宋宁宗朝的内外政局第59-62页
  二、宋宁宗朝经筵事略第62-68页
 第二节 宋宁宗朝经筵官考第68-102页
  一、留任经筵官三人第68-69页
  二、绍熙五年八月到开禧三年七十二人第69-89页
  三、嘉定元年以后四十一人第89-100页
  四、宋宁宗朝经筵官研究第100-102页
第四章 宋朝经筵制度的意义与影响第102-121页
 第一节 经筵对提高皇帝素质的作用第102-105页
  一、皇帝文采的培养第102-104页
  二、君德的培养第104-105页
 第二节 宋朝经筵制度的影响第105-113页
  一、宋以后的发展期第105-111页
  二、宋朝经筵制度对外域的影响第111-113页
 第三节 宋朝经筵制度论第113-121页
  一、经筵之于宋朝政治的作用第113-117页
  二、经筵制度的实质第117-121页
结语第121-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2页
答谢第132-133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出土文字资料所见先秦秦汉祖先神崇拜的演变
下一篇: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