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溶液除湿型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点第16-17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构建第18-23页
    2.1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介绍第18-20页
        2.1.1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理论第18页
        2.1.2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结构第18-20页
    2.2 除湿溶液选取第20页
    2.3 除湿溶液的物性第20-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实验台设计与搭建第23-32页
    3.1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实验台的构成第23-26页
        3.1.1 制冷剂循环子系统第23-24页
        3.1.2 溶液循环子系统第24-25页
        3.1.3 末端冷热水循环子系统第25页
        3.1.4 空气循环子系统第25-26页
        3.1.5 数据采集子系统构成第26页
    3.2 设备选型第26-28页
    3.3 传感器及其布置第28-29页
    3.4 数据采集和误差分析第29-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分析第32-42页
    4.1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热力计算数学模型第32-36页
        4.1.1 供冷模式第32-33页
        4.1.2 供热模式第33-34页
        4.1.3 溶液再生模式第34-36页
        4.1.4 供热综合性能第36页
    4.2 性能分析第36-41页
        4.2.1 分析工况第36-37页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7-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溶液塔除湿再生性能实验研究第42-64页
    5.1 除湿工况实验研究第42-52页
        5.1.1 除湿工况溶液塔入口空气温度对空气和溶液出口参数的影响第42-44页
        5.1.2 除湿工况溶液塔入口空气湿度对空气和溶液出口参数的影响第44-45页
        5.1.3 除湿工况溶液塔空气流量对空气和溶液出口参数的影响第45-47页
        5.1.4 除湿工况溶液塔入口溶液温度对空气和溶液出口参数的影响第47-49页
        5.1.5 除湿工况溶液塔溶液流量对空气和溶液出口参数的影响第49-50页
        5.1.6 除湿工况溶液塔溶液质量分数对空气和溶液出口参数的影响第50-52页
    5.2 除湿性能分析第52-58页
        5.2.1 除湿工况溶液塔入口空气温度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5.2.2 除湿工况溶液塔入口空气湿度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5.2.3 除湿工况溶液塔空气流量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5.2.4 除湿工况溶液塔入口溶液温度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5.2.5 除湿工况溶液塔溶液流量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5.2.6 除湿工况溶液塔溶液质量分数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5.3 再生工况实验研究与性能分析第58-63页
        5.3.1 再生工况溶液塔入口空气流量对再生量和再生效率的影响第59-60页
        5.3.2 再生工况溶液塔入口溶液温度对再生量和再生效率的影响第60页
        5.3.3 再生工况溶液塔溶液流量对再生量和再生效率的影响第60-62页
        5.3.4 再生工况溶液塔溶液质量分数对再生量和再生效率的影响第62-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第64-76页
    6.1 夏季供冷模式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第64-67页
        6.1.1 启动时间对供冷COP的影响第64页
        6.1.2 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对供冷COP的影响第64-65页
        6.1.3 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对供冷COP的影响第65页
        6.1.4 室外空气流量对供冷COP的影响第65-66页
        6.1.5 冷冻水流量对供冷COP的影响第66-67页
        6.1.6 冷却水流量对供冷COP的影响第67页
    6.2 冬季供热模式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第67-72页
        6.2.1 供热水温度对供热COP的影响第67-68页
        6.2.2 室外空气温度对供热COP的影响第68-69页
        6.2.3 室外空气湿度对供热COP的影响第69页
        6.2.4 供热水流量对供热COP的影响第69页
        6.2.5 风速对供热COP的影响第69-70页
        6.2.6 溶液流量对供热COP的影响第70-71页
        6.2.7 溶液质量分数对供热COP的影响第71-72页
    6.3 冬季工况再生模式系统COP实验研究第72-74页
        6.3.1 溶液塔入口溶液温度对再生COP的影响第72页
        6.3.2 溶液流量对再生COP的影响第72-73页
        6.3.3 空气流速对再生COP的影响第73-74页
    6.4 系统供热综合性能第74页
    6.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辨识与多变量预测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配置HTRB600级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