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性能及试验论文

典型多孔建筑材料蒸发过程实验研究及蒸发量计算模型的确定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1.1 课题背景第14-15页
        1.1.1 建筑能耗现状及城市热岛第14页
        1.1.2 自然气候资源第14-15页
    1.2 被动蒸发冷却技术第15-27页
        1.2.1 被动蒸发冷却技术的降温机理第16-18页
        1.2.2 被动蒸发冷却技术实验研究第18-23页
        1.2.3 热质迁移理论计算研究第23-25页
        1.2.4 热湿耦合分析软件的发展第25-27页
    1.3 前人未尽的工作及本文研究工作第27-29页
        1.3.1 前人未尽的工作第27页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材料基本性能测试第29-47页
    2.1 概述第29页
    2.2 实验材料性能测试第29-42页
        2.2.1 实验材料的选择第29-30页
        2.2.2 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第30页
        2.2.3 材料孔隙率第30-33页
        2.2.4 材料孔径测试第33-38页
        2.2.5 单面吸水性能测试第38-42页
    2.3 吸水速率与孔径关系分析第42-44页
        2.3.1 吸水速率与平均当量孔径分析第42-43页
        2.3.2 孔径选择分析第43-44页
    2.4 试件制作第44-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稳态气象参数下的蒸发过程第47-82页
    3.1 概述第47页
    3.2 实验设计第47-48页
    3.3 各气象因素对蒸发过程的影响分析第48-53页
        3.3.1 太阳辐射影响分析第48-49页
        3.3.2 空气温度影响分析第49-50页
        3.3.3 相对湿度影响分析第50-51页
        3.3.4 风速影响分析第51-53页
    3.4 蒸发量与太阳辐射关系分析第53-57页
        3.4.1 不同时间段内累计蒸发量分析第53-55页
        3.4.2 总蒸发量与太阳辐射关系分析第55-57页
    3.5 蒸发过程分析第57-81页
        3.5.1 200W/m~2辐射照度实验结果分析第58-63页
        3.5.2 400-1000W/m~2工况结果分析第63-72页
        3.5.3 有效蒸发深度分析第72-78页
        3.5.4 蒸发速率与辐射照度关系第78-81页
    3.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动态气象参数下蒸发实验第82-117页
    4.1 概述第82页
    4.2 广州夏季典型气象日实验第82-92页
        4.2.1 夏季典型气象日介绍第82-83页
        4.2.2 定时淋水实验第83-88页
        4.2.3 温度控制淋水实验第88-91页
        4.2.4 两种模式比较分析第91-92页
    4.3 典型气象年夏季参数实验第92-103页
        4.3.1 9:00-11:00时段蒸发过程分析第93-94页
        4.3.2 11:00-13:00时段蒸发过程第94-96页
        4.3.3 13:00-15:00时段蒸发过程第96-97页
        4.3.4 15:00-17:00时段蒸发过程第97-99页
        4.3.5 各时段蒸发速率曲线与稳态工况比较第99-103页
    4.4 室外蒸发实验第103-115页
        4.4.1 室外实验逐日蒸发过程第103-106页
        4.4.2 8月21日蒸发过程分析第106-113页
        4.4.3 蒸发降温效果分析第113-115页
    4.5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五章 蒸发过程的随机模拟分析第117-131页
    5.1 概述第117-118页
    5.2 模拟程序介绍第118-120页
    5.3 模拟结果分析第120-128页
        5.3.1 蒸发过程中粒子路径分析第120-122页
        5.3.2 孔径和温度对水分迁移影响分析第122-123页
        5.3.3 总迁移步数与孔径的关系分析第123-128页
    5.4 加气混凝土蒸发过程模拟第128-130页
    5.5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第六章 逐时刻蒸发量模型建立及验证第131-157页
    6.1 概述第131页
    6.2 水面蒸发量研究概况第131-132页
    6.3 多孔材料逐时刻蒸发量模型建立第132-140页
        6.3.1 模型的定型思路第133页
        6.3.2 数据预处理第133-135页
        6.3.3 初始蒸发量的计算模型第135-140页
    6.4 逐时刻蒸发量公式模型第140-147页
        6.4.1 试件温度及含水率与蒸发量相关性分析第140-142页
        6.4.2 1号试件逐时刻蒸发量模型确定第142-144页
        6.4.3 3号试件逐时刻蒸发量模型确定第144-145页
        6.4.4 4号试件逐时刻蒸发量模型确定第145-147页
    6.5 蒸发量计算模型修正和验证第147-155页
        6.5.1 1号试件蒸发量计算模型修正和验证第147-150页
        6.5.2 3号试件蒸发量计算模型修正和验证第150-153页
        6.5.3 4号试件蒸发量计算模型修正和验证第153-155页
    6.6 本章小结第155-157页
结论与展望第157-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8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8-169页
致谢第169-170页
附件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
下一篇: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