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 对于家园合作重要性的研究 | 第9页 |
(二) 对于家园合作方法、策略的研究 | 第9-10页 |
(三) 对于家园合作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1-12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三) 访谈法 | 第12页 |
(四) 案例研究法 | 第12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开展家园合作的理性思考 | 第13-18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 幼儿园教育 | 第13页 |
(二) 幼儿家庭教育 | 第13页 |
(三) 家园合作 | 第13-14页 |
二、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一) 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14页 |
(二) 家园合作是引领家长专业育儿的需要 | 第14-15页 |
(三) 家园合作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需要 | 第15页 |
(四) 构建家园合作共育是早期教育环境发展的需要 | 第15-16页 |
(五) 构建家园合作共育是与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融合的需要 | 第16页 |
三、构建家园合作共育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 社会生态理论 | 第16-17页 |
(二) 社会化理论与交换理论 | 第17页 |
(三) 信息化与交际性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无锡市S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实践探索 | 第18-33页 |
一、幼儿园发起的家园合作举措 | 第18-29页 |
(一) 多层面丰富家园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 第18-23页 |
1. 建立完善的家长委员会制度 | 第18-20页 |
2.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 | 第20-23页 |
(二) 引领家长深入了解班级工作 | 第23-28页 |
1. 体验式家长会 | 第23-26页 |
2. 班级小型家长会 | 第26-27页 |
3. 家长助教活动 | 第27-28页 |
(三) 关注家长特殊需求,注重对其他看护人交流引导 | 第28-29页 |
二、家庭在家园合作活动中的作用 | 第29-33页 |
(一) 理解幼儿园教育制度,配合教师进行幼儿教育 | 第29-31页 |
(二) 家庭主动提供适宜社会资源,促进合作共育 | 第31-32页 |
(三) 反馈真实、有效的信息,提出合理需求及建议,促进家园合作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无锡S幼儿园进行家园合作共育现状调查 | 第33-40页 |
一、问卷设计与样本来源 | 第33页 |
(一)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3页 |
(二)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33页 |
二、无锡S幼儿园家园合作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第33-40页 |
(一) 家长及教师对家园合作的认识和态度 | 第33-35页 |
(二) 双方参与家园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 第35-36页 |
(三) 双方参与家园合作的频率 | 第36-37页 |
(四) 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程度 | 第37-38页 |
(五) 教师及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评价 | 第38-40页 |
第四章 S幼儿园家园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51页 |
一、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6页 |
(一) 部分家长对家园合作观念认识不清、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 第40-42页 |
(二) 教师与家长角色定位混乱 | 第42-43页 |
(三) 家园合作活动表面化 | 第43-44页 |
(四) 沟通表达方式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 | 第44-46页 |
二、幼儿园家园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46-51页 |
(一) 家长和教师家园合作观念不一致 | 第46-47页 |
(二) 家园合作相关政策不完善 | 第47页 |
(三) 幼儿园领导者的“三项”管理不到位 | 第47-48页 |
(四) 部分幼儿园教师素质仍有待提高 | 第48-51页 |
第五章 加强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建议 | 第51-59页 |
一、转变家园合作观念,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 | 第51-52页 |
二、创新家园合作的新形式,增强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有效性 | 第52-54页 |
(一) 建立制度化家园合作,增强家园合作的实效性 | 第52-53页 |
(二) 建立多渠道家园合作形式,增强教师和家长的沟通 | 第53-54页 |
三、发挥幼儿园领导者在家园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 第54-56页 |
(一) 促进家长工作深入细致开展 | 第55页 |
(二) 引领幼儿园环境布置特色鲜明 | 第55页 |
(三) 关注教师的全面成长发展 | 第55-56页 |
四、开展相关学习活动,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 第56-59页 |
(一) 严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 第56页 |
(二) 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促进其有效开展家园合作活动 | 第56-57页 |
(三)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其家园合作知识的学习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一、专著 | 第60页 |
二、期刊论文 | 第60-62页 |
三、学位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一: 家园合作现状调查问卷 | 第63-68页 |
附录二: 家园合作现状访谈提纲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