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焊接机器人系统的焊缝识别及焊接轨迹规划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焊接机器人的分类与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结构光视觉测量技术在焊接机器人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结构光视觉测量系统的标定第16-34页
    2.1 摄像机成像模型第16-18页
        2.1.1 小孔成像模型第16-17页
        2.1.2 摄像机内参模型第17页
        2.1.3 摄像机镜头畸变模型第17-18页
        2.1.4 摄像机外参模型第18页
    2.2 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第18-21页
    2.3 结构光平面参数标定第21-27页
        2.3.1 基于结构光视觉的三角测量原理第22-23页
        2.3.2 结构光平面参数标定原理第23-25页
        2.3.3 结构光平面参数标定第25-27页
    2.4 手眼标定第27-33页
        2.4.1 手眼标定算法第27-30页
        2.4.2 手眼标定方法第30-31页
        2.4.3 手眼标定的非线性优化第31-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焊缝三维重建与焊接轨迹规划第34-42页
    3.1 焊缝三维重建第34-38页
        3.1.1 不锈钢焊缝图像特征提取第34-37页
        3.1.2 图像坐标系到机器人坐标系的变换第37-38页
    3.2 焊接轨迹规划第38-40页
        3.2.1 焊接轨迹样条插值方法第38-39页
        3.2.2 焊枪姿态约束计算方法第39-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六自由度机器人焊接系统的软件设计第42-52页
    4.1 软件平台搭建第42-44页
        4.1.1 QT开发环境搭建第42页
        4.1.2 配置OpenCV开源库第42-44页
        4.1.3 配置PCL开源库第44页
    4.2 焊接系统的软件界面设计第44-45页
    4.3 多线程设计第45-46页
    4.4 工控机与各子系统之间的通信第46-50页
        4.4.1 工控机与PLC的通信第46-48页
        4.4.2 工控机与机器人的通信第48-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2-61页
    5.1 六自由度机器人焊接系统的结构第52页
    5.2 结构光视觉测量系统测量精度实验第52-56页
        5.2.1 实验内容设计第52-53页
        5.2.2 实验数据获取第53-54页
        5.2.3 实验结果分析第54-56页
    5.3 不锈钢角焊缝检测与跟踪实验第56-58页
    5.4 不锈钢材料焊接实验第58-60页
        5.4.1 焊接效果第58-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对流协同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双重JPEG压缩取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