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网络舆情危机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研究--以“雪乡”负面舆情事件为例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3-14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的目的第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页
        1.2.2 实践意义第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25页
    2.1 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第17-20页
        2.1.1 网络舆情第17页
        2.1.2 网络舆情危机第17-18页
        2.1.3 旅游网络舆情形成过程第18-19页
        2.1.4 旅游网络舆情危机感知第19-20页
    2.2 关于旅游地形象第20-23页
        2.2.1 旅游地形象第20-21页
        2.2.2 旅游地形象研究过程第21-22页
        2.2.3 旅游城市形象的建构要素第22-23页
    2.3 形象修复理论第23-25页
第3章 雪乡负面舆情危机分析第25-41页
    3.1 “雪乡”负面舆情事件概述第25-28页
    3.2 雪乡网络舆情信息图表分析第28-36页
        3.2.1 舆情关注度走势分析第28-30页
        3.2.2 舆情信息来源类型分析第30-31页
        3.2.3 舆情信息来源地域分布分析第31-32页
        3.2.4 舆情关联词分析第32-33页
        3.2.5 雪乡网络信息关键词云分析第33-35页
        3.2.6 雪乡网络信息高频词汇分析第35-36页
    3.3 雪乡舆情的微博数据分析第36-38页
        3.3.1 微博用户关注度高第36-37页
        3.3.2 热门微博观点具有导向作用第37页
        3.3.3 微博活跃用户多为青年人第37-38页
        3.3.4 微博拓宽维权渠道第38页
    3.4 “雪乡”舆情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38-41页
        3.4.1 舆情预警机制不健全第38-39页
        3.4.2 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对外发声不够及时第39页
        3.4.3 网络舆情处理期间出现次生舆情第39-41页
第4章 旅游地网络舆情危机特性和影响分析第41-53页
    4.1 旅游目的地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因素第41-43页
        4.1.1 外部因素第41-43页
        4.1.2 内部因素第43页
    4.2 旅游地网络舆情危机的类型第43-46页
        4.2.1 出现影响较大的安全事故第43-44页
        4.2.2 工作人员与游客发生冲突第44页
        4.2.3 出现违背游客个人意愿情形或服务质量问题第44-45页
        4.2.4 发生价格欺诈或消费纠纷第45-46页
    4.3 旅游地网络舆情危机的主要特征第46-48页
        4.3.1 旅游舆情的发生时间相对固定第46页
        4.3.2 旅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相关信息是主要引爆点第46页
        4.3.3 网民参与积极性高第46-47页
        4.3.4 舆论领袖意见具有引导作用第47页
        4.3.5 舆情形成因素决定处置难度第47-48页
        4.3.6 形成旅游地“关联式报道”的概率较大第48页
    4.4 旅游目的地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特点和发展规律第48-49页
        4.4.1 旅游目的地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特点第49页
        4.4.2 旅游地网络舆情危机发展规律第49页
    4.5 旅游地网络舆情危机对城市形象的影响第49-53页
        4.5.1 影响游客目的地选择第50页
        4.5.2 影响旅游地城市的评价度第50-51页
        4.5.3 影响旅游地政府的形象第51页
        4.5.4 影响旅游地的地区发展第51页
        4.5.5 影响旅游地居民的社会形象第51-53页
第5章 旅游地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和形象修复措施第53-62页
    5.1 旅游目的地网络舆情危机预防策略第53-55页
        5.1.1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第53页
        5.1.2 加强旅游目的地日常监管第53-55页
    5.2 旅游目的地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第55-57页
        5.2.1 及时发布信息,增强危机处理时效性第55-56页
        5.2.2 公开处理过程,保证危机处理真实性第56页
        5.2.3 解决现实问题,排除危机扩散根源第56-57页
        5.2.4 倾听网民声音,正确引导舆论走向第57页
    5.3 网络舆情危机后旅游地形象的修复措施第57-62页
        5.3.1 重塑旅游地政府公信力第57-59页
        5.3.2 宣传树立良好居民形象第59页
        5.3.3 旅游市场主体加强自身建设第59-60页
        5.3.4 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第60-61页
        5.3.5 完善游客维权渠道第61页
        5.3.6 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第61-62页
第6章 结语第62-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2页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第62-64页
        6.2.1 研究的局限第62页
        6.2.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后记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赴日游客购物行为研究
下一篇:民宿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偏差研究--以云南大理民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