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1.3.1 相关理论观点 | 第19-22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第二章 MAN情境及总部对中国子公司管理和控制行为 | 第25-42页 |
2.1 MAN公司概况 | 第25-26页 |
2.1.1 MAN中国子公司简介 | 第25页 |
2.1.2 中国业务 | 第25-26页 |
2.2 MAN公司汇报机制及组织架构 | 第26页 |
2.3 阶段大事件梳理 | 第26-41页 |
2.3.1 第一阶段(2010年8月-2012年12月)三足鼎立时代之祥和 | 第27-29页 |
2.3.2 第二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2月)空降催化独立大区联席汇报 | 第29-31页 |
2.3.3 第三阶段(2013年2月-2014年5月)OneChina是必然 | 第31-36页 |
2.3.4 第四阶段(2014年5月-2016年12月)MAN中国迎来改朝换代 | 第36-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MAN总部对中国子公司管理和控制行为分析 | 第42-89页 |
3.1 为什么打破三角形的稳定结构(第一阶段) | 第43-50页 |
3.1.1 第一阶段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分析 | 第43-44页 |
3.1.2 空降令人事结构失去平衡 | 第44-45页 |
3.1.3 “中国通”外籍高层更易实现总部集权 | 第45-46页 |
3.1.4 区域相对独立维护平衡 | 第46-47页 |
3.1.5 总部适度放权有利平稳业绩 | 第47-50页 |
3.2 管理层更迭对业绩负面影响(第二阶段) | 第50-59页 |
3.2.1 第二阶段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分析 | 第50-51页 |
3.2.2 激进的结构调整带来不适应性 | 第51-52页 |
3.2.3 总部新文化政策力促业绩增长 | 第52-53页 |
3.2.4 新战略在动态市场下存在风险 | 第53-54页 |
3.2.5 波动的业绩回应总部调控 | 第54-59页 |
3.3 总部加强施政力度影响独立大区(第三阶段) | 第59-72页 |
3.3.1 第三阶段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分析 | 第59页 |
3.3.2 联席汇报彰显管理弊端 | 第59-61页 |
3.3.3 总部文化战略带来业绩的正面影响 | 第61-66页 |
3.3.4 独立大区不可协调之矛盾 | 第66-68页 |
3.3.5 市场表现未能匹配战略地位 | 第68-72页 |
3.4 One China一把手独舞难控(第四阶段) | 第72-86页 |
3.4.1 第四阶段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分析 | 第72页 |
3.4.2 回归亚太是王道 | 第72-75页 |
3.4.3 战略理念高度统一正面影响业绩 | 第75-78页 |
3.4.4 资源整合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 第78-81页 |
3.4.5 反思One China的是非功败 | 第81-8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第四章 借鉴和启示 | 第89-95页 |
4.1 案例研究的价值和借鉴的意义 | 第89-92页 |
4.2 总部对海外子公司战略管理的讨论与启示 | 第92-95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件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