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三角洲深水背斜断裂演化机制及封闭性评价--以OML130区块Egina油田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22页 |
0.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0.2.1 三角洲重力滑脱构造演化特征 | 第11-14页 |
0.2.2 三角洲地层沉积特征 | 第14-15页 |
0.2.3 油藏发育特征 | 第15-16页 |
0.2.4 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 | 第16-17页 |
0.2.5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第17-18页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0.3.2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9-22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2-29页 |
1.1 工区位置及区域地质背景 | 第22-27页 |
1.2 地层沉积特征 | 第27-29页 |
第二章 OML130区块构造格局及展布特征 | 第29-37页 |
2.1 OML130区块地震反射特征和地层标定 | 第29页 |
2.2 构造层划分及特征 | 第29-33页 |
2.3 OML130区块正向构造展布 | 第33-37页 |
第三章 OML130区块构造变形特征 | 第37-66页 |
3.1 NNE向和S-N向剖面构造特征 | 第37-49页 |
3.1.1 构造几何学特征 | 第37-42页 |
3.1.2 构造运动学特征 | 第42-49页 |
3.2 平面构造演化规律 | 第49-56页 |
3.3 NWW向剖面构造特征 | 第56-63页 |
3.3.1 精细地震解释和典型剖面分析 | 第56-58页 |
3.3.2 深水褶皱顶部正断层形成机制 | 第58-62页 |
3.3.3 断裂构造演化特征 | 第62-63页 |
3.4 OML130区块构造演化规律 | 第63-66页 |
第四章 Egina断裂构造演化特征 | 第66-78页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第67-72页 |
4.1.1 断层产状和组合形态 | 第67-69页 |
4.1.2 断裂穿层性和断距纵向分布 | 第69-71页 |
4.1.3 断裂规模统计 | 第71-72页 |
4.2 Egina断裂系统划分 | 第72-75页 |
4.3 断裂系统对断层封闭性研究的指导作用 | 第75-78页 |
第五章 Egina油田断层封闭性评价 | 第78-104页 |
5.1 油藏分布特征 | 第78-81页 |
5.2 断层封闭机理和评价方法 | 第81-87页 |
5.2.1 断层带内部结构与封闭机理 | 第81-82页 |
5.2.2 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方法 | 第82-87页 |
5.3 断层封闭性评价 | 第87-100页 |
5.3.1 断层封闭性评价参数标定 | 第88-93页 |
5.3.2 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 | 第93-100页 |
5.4 断层封闭性总结及在开发中的应用 | 第100-104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0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