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论国内信用证贸易融资及风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1页
        二、选题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12页
        一、研究方法第12页
        二、研究框架第12页
    第三节 不足之处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17页
第三章 国内信用证及其项下贸易融资产品第17-32页
    第一节 国内信用证的定义及特点第17-21页
        一、国内信用证的定义第17-18页
        二、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比较第18-20页
        三、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的比较第20-21页
    第二节 国内贸易融资概述第21-25页
        一、贸易融资的基本特点第21-23页
        二、国内贸易融资业务的种类第23-25页
    第三节 国内信用证贸易融资种类及特点分析第25-32页
        一、国内信用证贸易融资种类第25-28页
        二、国内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特点分析第28-32页
第四章 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成因分析第32-54页
    第一节 国内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共性风险分析第32-43页
        一、信用风险第32-35页
        二、市场风险第35-37页
        三、操作风险第37-43页
    第二节 国内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主要产品风险分析第43-47页
        一、针对国内信用证买方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第43-44页
        二、针对国内信用证卖方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第44-47页
    第三节 国内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成因第47-54页
        一、国内信用证遵循的信用证审单规则的缺陷易被利用第48-49页
        二、贸易背景难把握第49-50页
        三、银行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或管理漏洞引发操作风险第50-52页
        四、银行同业间竞争加剧,国内信用证功能异化第52页
        五、与当前司法介入的匹配困难第52-54页
第五章 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对策第54-73页
    第一节 全面搭建国内信用证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框架第54-62页
        一、把握分析宏观经济环境第54-56页
        二、优化制度和强化系统建设第56页
        三、加强国内信用证贸易融资的授信准入管理第56-58页
        四、积极对接产品部门,明确产品风险准入与审查标准第58-61页
        五、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信贷资金流向监控第61-62页
    第二节 强化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第62-66页
        一、回归贸易业务本质,强化业务真实性核查第62-63页
        二、本着了解客户的原则,坚持合理授信第63页
        三、明确职责确定,强化业务涉及各级部门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责任第63-64页
        四、严格审核国内信用证单据第64-66页
        五、重点关注关联企业之间的贸易关系第66页
    第三节 加强金融监管第66-68页
        一、加强合同文本审核与管理,确保手续完备与合规第67页
        二、审慎开立具有“软条款”的国内信用证第67页
        三、加强对国内信用证项下的担保抵押物的风险审查第67页
        四、严格审查业务的真实性,谨防诈骗第67-68页
    第四节 强化贸易融资业务全流程管控第68-72页
        一、强化贸易融资业务全流程管控,保障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第68-70页
        二、加强贸易融资产品存续期的管理,强化考核力度第70页
        三、优化制度管理体系,建立产品质效管理制度第70-71页
        四、强化系统建设第71页
        五、加强员工的培训和交流,密切银行间的同业交流第71-72页
    第五节 完善员工异常行为管理长效机制第72-73页
        一、应高度重视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和案件防控工作第72页
        二、加大对重点机构、人员和业务领域的检查力度第72页
        三、严肃员工异常行为责任追究第72-73页
第六章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行理财产品创新研究
下一篇:H证券福州营业部经纪业务营销策略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