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工商银行智能化转型研究--以BC支行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第11-12页
    1.5 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2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7页
    2.1 商业银行转型研究综述第13-14页
    2.2 商业银行智能化举措研究综述第14-15页
    2.3 文献评述第15-17页
3 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分析第17-25页
    3.1 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内容第17-19页
        3.1.1 银行服务渠道类型第17-18页
        3.1.2 银行服务渠道的优劣第18-19页
    3.2 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现状第19-24页
        3.2.1 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总体现状第19-21页
        3.2.2 部分银行网点实地调研第21-24页
    3.3 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面临的困境第24-25页
4 工商银行智能化转型分析第25-35页
    4.1 工商银行智能化转型概况第25-26页
    4.2 工商银行智能化转型原因第26-29页
        4.2.1 面临互联网金融的严峻挑战第28页
        4.2.2 网点自身发展遭遇瓶颈第28-29页
    4.3 工商银行智能化转型现状第29-32页
        4.3.1 岗位交叉现象明显第30-31页
        4.3.2 资源利用尚未实现最大化第31-32页
        4.3.3 外包大堂人员可引导的智能机具业务种类有限第32页
        4.3.4 免取号不利于网点中高端客户的挖掘第32页
    4.4 工商银行智能化转型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2-35页
        4.4.1 充足人力与职能分散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第32-33页
        4.4.2 外包人员逐渐退出,现有人员身兼数职第33页
        4.4.3 业务流程不尽完美,人力效能发挥受限第33-35页
5 工商银行BC支行智能化转型对策第35-48页
    5.1 科学设置岗位,明晰岗位职责第37-38页
    5.2 充实大堂人员,增强厅堂联动第38-41页
        5.2.1 加强大堂人员各岗位联动,形成大堂一站式循环第38-39页
        5.2.2 合理设置功能分区,重视智能银行体验区建设第39-41页
    5.3 优化业务流程,减少资源浪费第41-42页
        5.3.1 智能机具首界面显示客户星级资质第41页
        5.3.2 智能机具增加双录功能或增加双录机第41页
        5.3.3 增设智能设备指纹识别功能第41-42页
    5.4 建立健全运行情况监测评价机制第42页
    5.5 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第42页
        5.5.1 建立差异化岗位绩效考核体系第42页
        5.5.2 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明确的考核措施第42页
    5.6 增强风险防控,防范各类风险第42-45页
        5.6.1 风险的主要类型第43-44页
        5.6.2 防范风险的主要措施第44-45页
    5.7 轻型化网点模式初探第45-48页
        5.7.1 社区银行第45-46页
        5.7.2 校园金融便利店第46-4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6.1 研究结论第48页
    6.2 研究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小学在线教育企业竞争策略研究--基于W企业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