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高砷煤矿区土壤—水稻体系中砷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土壤环境中As的来源及污染危害第8页
    1.2 矿冶活动对土壤As污染的影响第8-11页
        1.2.1 矿冶活动过程中As的释放第8-9页
        1.2.2 矿区周边土壤As污染特征第9-10页
        1.2.3 受污染土壤中As的释放及危害第10-11页
    1.3 As污染稻田对水稻的影响第11-14页
        1.3.1 水稻对As的吸收与富集第11-12页
        1.3.2 水稻中As的形态特征第12页
        1.3.3 水稻As污染健康风险第12-14页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5 工作量统计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16-23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6-17页
    2.2 样品采集及处理第17-19页
        2.2.1 布点原则第17页
        2.2.2 耕作层土壤样品采集及前处理第17-18页
        2.2.3 水稻-土壤样品采集及前处理第18-19页
        2.2.4 土壤溶液样品采集及前处理第19页
    2.3 样品分析方法第19-23页
        2.3.1 实验仪器第19-21页
        2.3.2 样品总As测定第21-22页
        2.3.3 形态As样品测定第22-23页
第三章 土壤和水稻中形态As提取方法第23-27页
    3.1 土壤形态As提取方法确定第23-25页
    3.2 水稻形态As提取方法确定第25-27页
第四章 稻田土壤中As的赋存形态第27-38页
    4.1 灌溉含As废水对稻田土壤As的影响第27-31页
        4.1.1 灌溉水水化学分析第27-28页
        4.1.2 土壤酸化特征第28-29页
        4.1.3 耕作层土壤总As分布特征第29-31页
    4.2 稻田土壤As赋存形态第31-34页
        4.2.1 水稻耕作前期土壤As赋存形态第31-33页
        4.2.2 水稻不同生育期稻田土壤中As形态转化第33-34页
    4.3 土壤溶液中形态As研究第34-37页
        4.3.1 土壤溶液中形态As含量第34-36页
        4.3.2 土壤中As的释放特征第36-37页
    4.4 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稻田水稻中As的赋存形态第38-44页
    5.1 水稻各器官形态As分布及含量第38-41页
        5.1.1 水稻根部不同生育期形态As分布第38-39页
        5.1.2 水稻地上部分各生育期形态As分布第39-40页
        5.1.3 水稻各器官对As日吸收量第40-41页
    5.2 水稻各器官形态As的相关性第41-43页
    5.3 水稻对As的富集及转移系数第43页
    5.4 小结第43-44页
第六章 As污染稻米的健康风险评价第44-49页
    6.1 As污染稻米的健康风险评价概念第44页
    6.2 兴仁水稻形态As健康风险评价第44-46页
        6.2.1 每日估计摄入量第44-45页
        6.2.2 目标危害系数第45-46页
    6.3 我国稻米无机As健康风险评价第46-48页
    6.4 结论第48-4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7.1 结论第49页
    7.2 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1页
附录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市500千伏D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下一篇:新疆渭—库绿洲土地荒漠化监测与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