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高精度球体加工设备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1.2.1 球体加工成球原理 | 第12-14页 |
1.2.2 高精度球体研磨技术的研究 | 第14-18页 |
1.2.3 国内外主要高精度球体循环加工设备 | 第18-22页 |
1.3 变曲率沟槽研磨加工方法 | 第22-25页 |
1.3.1 变曲率沟槽研磨加工方法的提出 | 第22-23页 |
1.3.2 配合变曲率沟槽研磨的循环加工系统的研究 | 第23-25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6-27页 |
第2章 变曲率沟槽加工原理与循环加工系统需求分析 | 第27-45页 |
2.1 球体加工原理 | 第27-33页 |
2.1.1 同轴三盘研磨方式下加工球运动分析 | 第27-30页 |
2.1.2 变曲率沟槽磨盘方式下加工球运动分析 | 第30-33页 |
2.2 球体表面加工轨迹计算方法分析 | 第33-34页 |
2.3 五种加工方式的特点对比分析 | 第34-38页 |
2.3.1 五种加工方式基础加工原理比较 | 第34-35页 |
2.3.2 三种加工方式下加工轨迹比较 | 第35-38页 |
2.4 变曲率沟槽加工方式仿真分析 | 第38-42页 |
2.4.1 变曲率沟槽磨盘虚拟样机建模思路与步骤 | 第39页 |
2.4.2 变曲率沟槽磨盘加工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39-41页 |
2.4.3 变曲率沟槽盘虚拟加工样机仿真与测量 | 第41-42页 |
2.5 变曲率沟槽方式循环加工系统需求分析 | 第42-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变曲率沟槽加工方式循环输送机构设计 | 第45-65页 |
3.1 变曲率沟槽加工方式循环输送机构原理 | 第45-50页 |
3.1.1 循环输送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45-46页 |
3.1.2 循环输送机构的原理 | 第46-50页 |
3.1.2.1 顺序出球机构原理 | 第47-49页 |
3.1.2.2 输送机构原理 | 第49-50页 |
3.2 循环输送机构驱动与主轴设计 | 第50-58页 |
3.2.1 主轴扭矩计算与电机选择 | 第51-53页 |
3.2.2 主轴设计与校核计算 | 第53-58页 |
3.3 顺序山料机构设计 | 第58-62页 |
3.3.1 出球机构轴承选用 | 第58页 |
3.3.2 出球机构扭矩计算与电机选择 | 第58-59页 |
3.3.3 出球机构传动齿轮设计 | 第59-62页 |
3.4 输送机构设计 | 第62-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变曲率沟槽加工方式加压机构设计 | 第65-83页 |
4.1 变曲率沟槽加工方式加压机构 | 第65-69页 |
4.1.1 加压机构组成及原理分析 | 第65-66页 |
4.1.2 加压机构力学分析 | 第66-69页 |
4.2 加压机构加载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2页 |
4.2.1 测量系统的算法影响 | 第69-70页 |
4.2.2 摩擦力的影响 | 第70页 |
4.2.3 压力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4.2.4 弹簧组中径的影响 | 第71-72页 |
4.3 加压机构优化设计 | 第72-82页 |
4.3.1 磨盘部分重心计算 | 第72-75页 |
4.3.2 弹簧组优化设计 | 第75-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5章 变曲率沟槽加工方式下循环系统球体加工实验 | 第83-92页 |
5.1 变曲率沟槽方式球体循环加工实验 | 第83-89页 |
5.1.1 实验条件 | 第84-85页 |
5.1.2 实验步骤 | 第85-86页 |
5.1.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6-89页 |
5.2 不同方式下球体加工对比实验 | 第89-9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2-95页 |
6.1 结论 | 第92-93页 |
6.2 展望 | 第93-95页 |
符号说明 | 第95-97页 |
附录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