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动机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1 理论创新 | 第15页 |
1.4.2 方法创新 | 第15页 |
1.4.3 视角创新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2.1.1 关于商业信用动因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2.1.2 关于商业信用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1.3 关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2.1.4 关于经济周期对信用行为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21页 |
2.1.5 关于所有制性质对信用行为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2.2.1 关于商业信用动因的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2.2.2 关于商业信用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23-24页 |
2.2.3 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 第24-25页 |
2.2.4 关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25-26页 |
2.2.5 关于经济周期对信用行为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26-27页 |
2.2.6 关于所有制性质对信用行为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27页 |
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论 | 第27-29页 |
第3章 中国上市公司信用行为的基本特征 | 第29-39页 |
3.1 上市公司信用行为计量 | 第29页 |
3.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29-31页 |
3.3 我国上市公司基本特征 | 第31-34页 |
3.4 公司信用行为的行业差异 | 第34-39页 |
第4章 信用供求的相互关系及其市场反应 | 第39-50页 |
4.1 理论假设 | 第39-40页 |
4.1.1 商业信用供给与银行信用需求之间的关系 | 第39页 |
4.1.2 商业信用需求与银行信用需求之间的关系 | 第39页 |
4.1.3 商业信用需求与商业信用供给之间的关系 | 第39-40页 |
4.1.4 信用供求的市场反应 | 第40页 |
4.2 回归模型 | 第40-41页 |
4.3 虚拟变量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1-42页 |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4.5 模型实证分析 | 第43-50页 |
4.5.1 相关分析 | 第43-46页 |
4.5.2 回归分析 | 第46-48页 |
4.5.3 稳健性检验 | 第48-50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50-5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1-52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