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执行器的馈能主动悬架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悬架主动控制算法 | 第14-19页 |
1.3.1 经典的主动悬架控制算法 | 第14-15页 |
1.3.2 集成控制的研究 | 第15-1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基于广义执行器馈能主动悬架建模 | 第21-38页 |
2.1 三类模型分析 | 第22-27页 |
2.1.1 电磁式 | 第22-24页 |
2.1.2 液电式 | 第24-26页 |
2.1.3 气压式 | 第26-27页 |
2.2 广义馈能模型 | 第27-29页 |
2.3 广义主动控制模型 | 第29-30页 |
2.4 馈能效率 | 第30-31页 |
2.5 可控姿态悬架模型 | 第31-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38-48页 |
3.1 悬架垂向动力学模型 | 第38-39页 |
3.2 oxy平面动力学模型 | 第39-40页 |
3.3 侧倾动力学模型 | 第40-41页 |
3.4 路面模型 | 第41-43页 |
3.4.1 随机路面的频域模型 | 第41-43页 |
3.4.2 随机路面时域模型 | 第43页 |
3.5 轮胎模型 | 第43-47页 |
3.5.1 魔术公式轮胎模型 | 第44-45页 |
3.5.2 dugoff轮胎模型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集成控制策略 | 第48-64页 |
4.1 上层控制器设计 | 第48-61页 |
4.1.1 lqg控制算法 | 第49-50页 |
4.1.2 模糊控制算法 | 第50-54页 |
4.1.3 基于遗传算法的lqg控制算法 | 第54-61页 |
4.2 下层控制器设计 | 第61-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联合仿真分析 | 第64-75页 |
5.1 直线行驶工况仿真 | 第64-70页 |
5.1.1 路面输入模型 | 第64页 |
5.1.2 被动悬架模型 | 第64-70页 |
5.2 紧急制动工况仿真 | 第70-71页 |
5.3 转向工况仿真 | 第71-72页 |
5.4 转向制动工况仿真 | 第72-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5页 |
6.2 创新点 | 第75-7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