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有砟轨道沥青混凝土底砟层动力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沥青混凝土底砟层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车辆轨道相互作用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轨道-路基耦合模型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4 沥青混凝土粘弹性层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第14-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8页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轨下基础动力特性分析理论第18-29页
    2.1 ABAQUS软件动力分析应用第18-21页
        2.1.1 动态分析算法第18-20页
        2.1.2 动态震荡的阻尼第20页
        2.1.3 接触作用表述第20-21页
    2.2 列车荷载处理方式第21-24页
        2.2.1 列车荷载的叠加组合第21-22页
        2.2.2 列车荷载模拟方程第22-24页
    2.3 粘弹性力学模型与参数确定第24-28页
        2.3.1 粘弹性力学基本模型第24-26页
        2.3.2 粘弹性参数确定方法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沥青混凝土底砟层有砟轨道模型第29-37页
    3.1 计算对象及计算内容第29-30页
        3.1.1 计算对象第29页
        3.1.2 计算内容第29-30页
    3.2 模型结构及计算参数第30-32页
        3.2.1 几何尺寸第30页
        3.2.2 材料参数第30-32页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2-33页
        3.3.1 单元设置第32页
        3.3.2 约束条件第32-33页
        3.3.3 网格划分第33页
    3.4 列车荷载输入第33-34页
    3.5 力学分析指标第34-35页
        3.5.1 力学分析指标选取第34页
        3.5.2 提取位置确定第34-35页
    3.6 分析方案第35-36页
    3.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轨下基础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第37-58页
    4.1 模型验证第37-39页
    4.2 基准沥青混凝土底砟层轨下基础模型动力特性分布第39-44页
    4.3 沥青混凝土厚度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44-46页
    4.4 道砟层厚度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46-48页
    4.5 沥青混土层模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48-51页
    4.6 基床模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51-53页
    4.7 列车速度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53-54页
    4.8 结构组合比选第54-56页
    4.9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沥青混凝土底砟层的设计方法第58-71页
    5.1 Kentrack软件沥青混凝土底砟层设计方法第58-61页
        5.1.1 Kentrack软件设计理论第58-60页
        5.1.2 使用寿命计算方法第60-61页
    5.2 沥青混凝土底砟层设计思路第61-63页
    5.3 沥青混凝土底砟层设计方法第63-66页
        5.3.1 力学响应设计条件第63-64页
        5.3.2 数值计算模型第64-65页
        5.3.3 使用性能检算方法第65-66页
    5.4 基于不同结构组合的设计算例第66-69页
        5.4.1 设计结构假定第66页
        5.4.2 设计条件第66-67页
        5.4.3 计算结果第67-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主要结论第71-72页
    6.2 问题与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挣值分析的项目进度及成本管控在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工程建设中应用
下一篇:城市道路透水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