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英文缩写表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 第12-14页 |
1.1.1 天冬酰胺内肽酶(AEP)和AD的关系 | 第12-13页 |
1.1.2 BDNF/TrkB信号通路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潜能 | 第13-14页 |
1.2 7,8-二羟基黄酮(7,8-dihydroxyflavone,7,8-DHF) | 第14-16页 |
1.2.1 7,8-二羟基黄酮可以模拟BDNF生物学功效激活TrkB信号通路 | 第14-15页 |
1.2.2 7,8-DHF通过阻止突触丢失挽救AD的记忆缺陷 | 第15-16页 |
1.2.3 7,8-DHF对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潜能 | 第16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7,8-二羟基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前药的鉴定 | 第18-34页 |
2.1 7,8-二羟基黄酮衍生物的化学合成 | 第18-26页 |
2.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18-19页 |
2.1.2 7,8-二羟基黄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数据解析 | 第19-26页 |
2.2 鉴定具有最优体外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衍生物 | 第26-29页 |
2.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6-29页 |
2.2.2 结果与讨论 | 第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4页 |
第三章 前药R13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34-46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3.1.1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34-35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5-38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3.2.1 R13的溶液稳定性测定及水解途径 | 第38-39页 |
3.2.2 R13最佳给药溶剂的筛选 | 第39-41页 |
3.2.3 前药R13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 第41-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R13对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神经元突触保护机制研究 | 第46-59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6-54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6-49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9-54页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4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4.2.1 长期摄入R13对激活小鼠大脑神经元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作用 | 第54-56页 |
4.2.2 长期摄入R13对小鼠大脑神经元突触的保护作用研究 | 第56-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R13对大脑中天冬酰胺内肽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第59-71页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9-66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59-61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61-66页 |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6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66-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R13抑制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及改善记忆功能作用研究 | 第71-84页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1-79页 |
6.1.1 试验材料 | 第71-73页 |
6.1.2 试验方法 | 第73-78页 |
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78-79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79-83页 |
6.2.1 长期摄入R13能减少5XFAD小鼠大脑内的Aβ沉积 | 第79-81页 |
6.2.2 长期摄入R13能提高5XFAD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 | 第81-8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七章 R13毒性的初步评估 | 第84-88页 |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84-86页 |
7.1.1 试验材料 | 第84-85页 |
7.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第85-86页 |
7.2 结果与讨论 | 第86-87页 |
7.2.1 长期摄入R13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 | 第86页 |
7.2.2 长期摄入R13对组织器官形态无明显影响 | 第86-87页 |
7.2.3 长期摄入R13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 第87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88页 |
8.2 创新点 | 第88-89页 |
8.3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作者简历 | 第97-98页 |
读博期间相关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