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

动车组设备吊悬刚度对车体模态影响规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动车组车体模态第10-11页
        1.2.1 动车组车体模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车下设备吊悬刚度对车体模态影响研究现状第11页
    1.3 有限元分析及软件的选择第11-12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第12-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模态分析和优化设计理论第14-19页
    2.1 模态分析理论第14-15页
        2.1.1 模态分析的概念第14页
        2.1.2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第14-15页
    2.2 模态分析的步骤及评价标准第15-16页
        2.2.1 模态分析的步骤第15页
        2.2.2 模态分析评价标准第15-16页
    2.3 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第16-18页
        2.3.1 优化设计的概论第16-17页
        2.3.2 结构优化的方法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整备车体结构及模态分析第19-39页
    3.1 车体结构介绍第19-25页
        3.1.1 车体主要参数第22-23页
        3.1.2 车体材料结构属性第23-25页
    3.2 车体有限元模型第25-34页
        3.2.1 有限元的概述第25页
        3.2.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第25-27页
        3.2.3 车体有限元模型网格的划分第27-29页
        3.2.4 单元的选择第29页
        3.2.5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3.2.6 整备车体重量组成第31-34页
    3.3 车体模态分析第34-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车体模态优化设计第39-51页
    4.1 ABAQUS软件的优化过程第39-42页
        4.1.1 ABAQUS的输入文件第39页
        4.1.2 ABAQUS中Optimization模块的优化流程第39-42页
    4.2 车体模态优化第42-50页
        4.2.1 模态优化的设计变量第42-43页
        4.2.2 模态优化方案第43-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车下设备吊悬刚度对车体模态影响第51-73页
    5.1 原始吊悬刚度车体模态第51-56页
        5.1.1 原始吊悬刚度第51-53页
        5.1.2 原始吊悬刚度车体模态结果分析第53-56页
    5.2 同时改变车下设备吊悬刚度对车体模态影响第56-61页
    5.3 单独将各车下设备吊悬刚度增加1/4、减少1/4对车体模态影响第61-64页
    5.4 改变车下设备垂向、纵向、横向吊悬刚度对车体模态影响第64-72页
        5.4.1 改变车下设备垂向吊悬刚度对车体模态影响第64-66页
        5.4.2 改变车下设备纵向吊悬刚度对车体模态影响第66-69页
        5.4.3 改变车下设备横向吊悬刚度对车体模态影响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结论第73-74页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H380B型电力动车组变频器控制策略差异化研究
下一篇: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数值仿真及变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