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简评 | 第18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9-21页 |
2 融资融券概述及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2.1 融资融券概述 | 第21-22页 |
2.1.1 融资融券概念 | 第21页 |
2.1.2 融资融券与普通证券交易的区别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2.1 市场有效性假说 | 第22-23页 |
2.2.2 Miller假说 | 第23-25页 |
3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发展现状 | 第25-35页 |
3.1 我国融资融券的交易模式 | 第25-26页 |
3.2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历程 | 第26-28页 |
3.3 我国当前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运行状况 | 第28-35页 |
3.3.1 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情况 | 第28-32页 |
3.3.2 融资融券业务板块分布情况 | 第32-35页 |
4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机理 | 第35-40页 |
4.1 融资交易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机理 | 第35-37页 |
4.2 融券交易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机理 | 第37-40页 |
5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51页 |
5.1 实证模型选择 | 第40-41页 |
5.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1-43页 |
5.2.1 指标选取 | 第41-43页 |
5.2.2 数据来源 | 第43页 |
5.3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3-46页 |
5.3.1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的统计描述 | 第43-45页 |
5.3.2 以家电行业为例的统计描述 | 第45-46页 |
5.4 实证检验 | 第46-50页 |
5.4.1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的实证检验 | 第46-48页 |
5.4.2 以家电行业为例的实证检验 | 第48-50页 |
5.5 实证结论 | 第50-51页 |
6 融资融券对股价影响不明显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 第51-59页 |
6.1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对股价影响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 第51-56页 |
6.1.1 融资、融券业务发展不平衡,融券业务发展滞后 | 第51-53页 |
6.1.2 融资融券标的范围过窄 | 第53-54页 |
6.1.3 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 第54页 |
6.1.4 转融通业务发展缓慢 | 第54-56页 |
6.1.5 交易制度限制功能的发挥 | 第56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6.2.1 促进融券业务发展,培养投资者卖空理念 | 第56页 |
6.2.2 扩大标的证券范围、增加证券品种 | 第56-57页 |
6.2.3 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和风险教育 | 第57页 |
6.2.4 加快转融通步伐 | 第57页 |
6.2.5 进一步改进融资融券交易制度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