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9-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1.2.1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第20-21页 |
1.2.2 DEA模型应用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1.2.3 环境全要素收敛性的相关研究 | 第23-26页 |
1.2.4 研究评述 | 第26-27页 |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7-2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30-44页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第30页 |
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第30-33页 |
2.2.1 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第30-31页 |
2.2.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第31-32页 |
2.2.3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第33-38页 |
2.3.1 传统DEA模型 | 第33-37页 |
2.3.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 | 第37-38页 |
2.4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 第38-42页 |
2.4.1 Malmquist指数 | 第38-40页 |
2.4.2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 第40-41页 |
2.4.3 GML指数及其分解 | 第41-42页 |
2.5 收敛分析理论 | 第42页 |
2.6 相关数据分析方 | 第42-43页 |
2.6.1 因子分析 | 第42-43页 |
2.6.2 聚类分析法 | 第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数据描述及江苏省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 第44-53页 |
3.1 工业行业分类描述 | 第44-45页 |
3.2 投入产出要素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5-47页 |
3.2.1 投入要素选取描述 | 第46页 |
3.2.2 产出要素选取描述 | 第46-47页 |
3.3 江苏省工业发展现状 | 第47-50页 |
3.3.1 江苏省工业行业发展现状 | 第47-49页 |
3.3.2 江苏省工业区域发展现状 | 第49-50页 |
3.4 江苏省环境污染情况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江苏省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行业差异研究 | 第53-73页 |
4.1 江苏省工业行业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第53-55页 |
4.2 江苏省工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第55-63页 |
4.2.1 江苏省工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55-57页 |
4.2.2 江苏工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 第57-63页 |
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江苏省工业行业主导行业优化与选择 | 第63-71页 |
4.3.1 江苏省工业行业因子得分模型构建 | 第63-69页 |
4.3.2 江苏省工业行业主导行业的优化与选择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江苏省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研究 | 第73-79页 |
5.1 江苏省各市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定 | 第73-74页 |
5.2 江苏省各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分析 | 第74-75页 |
5.3 基于江苏省各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聚类分析 | 第75-76页 |
5.4 江苏省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分析 | 第76-77页 |
5.4.1 江苏省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绝对β-收敛分析 | 第76-77页 |
5.4.2 江苏省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条件β收敛分析 | 第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政策与建议 | 第79-8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1-8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 第88-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