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工伤”认定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一、“视同工伤”及其引发的争议 | 第9-16页 |
| (一)“视同工伤”的发展与概述 | 第9-12页 |
| (二)“视同工伤”存在的争议 | 第12-16页 |
| 1.理论争议 | 第12-13页 |
| 2.实践争议 | 第13-16页 |
| 二、对“视同工伤”认定的具体分析 | 第16-23页 |
| (一)工作时间与“视同工伤”的分析 | 第16-17页 |
| (二)工作岗位与“视同工伤”的分析 | 第17-18页 |
| (三)突发疾病与“视同工伤”的分析 | 第18-19页 |
| (四)“48小时”条款分析 | 第19-23页 |
| 1.“48小时”条款的内涵及其合理性分析 | 第19-20页 |
| 2.“48小时”条款的困境分析 | 第20-21页 |
| 3.“48小时”条款的出路探讨 | 第21-23页 |
| 三、域外相关制度及借鉴 | 第23-27页 |
| (一)德国相关制度 | 第23-24页 |
| (二)美国相关制度 | 第24-25页 |
| (三)日本相关制度 | 第25页 |
| (四)对域外相关制度的借鉴 | 第25-27页 |
| 四、完善“视同工伤”的几点建议 | 第27-29页 |
| (一)对视同工伤规定进行合理修改 | 第27-28页 |
| (二)明确“视同工伤”的认定标准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