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负离子源束引出控制模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1.1 磁约束聚变能研究 | 第13-14页 |
1.1.2 中性束注入技术 | 第14-15页 |
1.1.3 国内外NBI负离子束引出控制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1.2 课题选题依据 | 第16-19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负离子源束引出控制的总体设计 | 第21-34页 |
2.1 引出电源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21-26页 |
2.1.1 引出电源关键技术指标的设计 | 第21-22页 |
2.1.2 引出电源的总体框架设计 | 第22-26页 |
2.2 引出电源主电路的设计 | 第26-31页 |
2.2.1 配电柜的设计 | 第26-27页 |
2.2.2 变压器的设计 | 第27-28页 |
2.2.3 PSM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28-30页 |
2.2.4 引出电源的主电路结构 | 第30-31页 |
2.3 引出电源的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31-33页 |
2.3.1 引出电源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1-32页 |
2.3.2 引出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束引出控制模式分析与研究 | 第34-44页 |
3.1 引出电源控制特性的研究 | 第34-39页 |
3.1.1 引出电源的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3.1.2 电源控制模式的设计 | 第35-39页 |
3.2 电源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 第39-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束引出控制模式的实现 | 第44-84页 |
4.1 引出电源控制系统设计的功能及需求 | 第44-46页 |
4.2 模块控制器的设计 | 第46-50页 |
4.3 电源高压侧控制单元的设计 | 第50-55页 |
4.3.1 电源输出的测量 | 第51页 |
4.3.2 故障检测 | 第51-53页 |
4.3.3 信号的转换 | 第53-55页 |
4.4 电源低压侧控制单元的设计 | 第55-66页 |
4.4.1 CPCI工控机 | 第55-58页 |
4.4.2 光电转换控制箱的设计 | 第58-66页 |
4.5 电源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66-82页 |
4.5.1 服务器端的软件设计 | 第67-78页 |
4.5.2 客户端的设计 | 第78-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实验研究及分析 | 第84-95页 |
5.1 实验系统介绍 | 第84-86页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6-9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8页 |
6.1 总结 | 第95-96页 |
6.2 工作的亮点 | 第96页 |
6.3 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附录A 电源控制系统服务器端主程序 | 第10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