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与调研情况介绍 | 第10-11页 |
1、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调研情况介绍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公共空间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2、协同治理文献综述 | 第13页 |
3、广场舞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框架 | 第16-21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公共空间 | 第16页 |
2、协同治理 | 第16-17页 |
3、广场舞 | 第17页 |
二、公共空间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资源依赖理论 | 第17-18页 |
2、政策网络理论 | 第18页 |
3、协同学理论 | 第18-19页 |
三、公共空间协同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19-21页 |
1、公共空间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及社会协同治理 | 第19-20页 |
2、公共空间协同治理的社会成长 | 第20-21页 |
3、公共空间协同治理的实现机制 | 第21页 |
第二章 公共空间的失序与治理——以广场舞为例 | 第21-32页 |
一、广场舞治理主体变迁 | 第22-25页 |
1、离散状态到舞队自组织形成 | 第22-23页 |
2、政府——社区单中心管理 | 第23-24页 |
3、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 第24-25页 |
二、广场失序与秩序重建 | 第25-29页 |
1、多主体参与场地供给 | 第25-27页 |
2、广场规制的形成与违规者的处罚 | 第27-29页 |
三、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下的广场舞新发展 | 第29-32页 |
1、多元主体助力广场舞大赛的繁荣 | 第29-30页 |
2、广场舞千亿级市场规模的形成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政府协同:政府的元治理与层级合作 | 第32-43页 |
一、政府元治理下的协同治理体系建构 | 第32-34页 |
二、中央政府“国字号”文件的政策规范 | 第34-35页 |
三、地方政府府际纵向协同 | 第35-43页 |
1 、区政府精英舞队管理模式与广场舞文化品牌的树立 | 第35-39页 |
2 、社区普通队伍管理模式与社区治理 | 第39-43页 |
第四章 社会组织协同:长沙市广场舞协会的协作治理 | 第43-50页 |
一、控制到协同:长沙市广场舞协会的培育和发展 | 第44-46页 |
1、广场舞治理困境催生社会组织的发展 | 第44-45页 |
2、成员自律与广场舞影响力推广 | 第45-46页 |
二、长沙市广场舞协会联结的治理网络 | 第46-50页 |
1、以社会组织的政治性协作政府职能发挥 | 第46-48页 |
2、以行业协会身份引导和规范市场 | 第48-49页 |
3、以社会组织公益性协调和服务社会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民间力量协同:广场舞队的自主治理与互动 | 第50-56页 |
一、排斥到协同:广场舞队形成的社会分离与聚合 | 第50-52页 |
二、广场舞队社区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 | 第52-56页 |
1、广场舞队的自组织特性符合社区社会组织的角色 | 第52-54页 |
2、群策群力与领队权威结合下的广场舞队自我管理 | 第54-55页 |
3、通过舞蹈专业学习与热衷公益活动进行自我形象塑造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关于广场舞协同治理的总结与反思 | 第56-61页 |
一、关于广场舞协同治理的反思 | 第56-59页 |
二、广场舞协同治理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