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泰国上北部环境类非政府组织研究--以法团主义为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6页
    第一节 选题原由及意义第9-11页
        一 选题原由第9-10页
        二 选题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 非政府组织研究现状第11页
        二 关于泰国环境类非政府组织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16页
        一 创新之处第15页
        二 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解析第16-22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16-19页
        一 非政府组织定义第16-17页
        二 公民社会第17页
        三 利益集团第17-18页
        四 泰国上北部第18-19页
    第二节 理论分析工具一法团主义第19-22页
        一 法团主义内涵第19页
        二 法团主义框架内的社团制度第19-20页
        三 国家法团主义第20页
        四 国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第20-22页
第二章 泰国上北部环境类非政府组织历史发展与内在结构第22-35页
    第一节 泰国上北部环境类非政府组织发展历程第22-26页
        一 1980-2000年发展组织数量激增第22-24页
        二 2000-2014年泰国上北部非政府组织运动第24-25页
        三 2014年-至今泰国上北部非政府组织第25-26页
    第二节 泰国上北部环境类非政府组织法团主义特征结构分析第26-29页
        一 组织科层网络构建第26-27页
        二 人员构成第27-28页
        三 合法资金汇聚第28-29页
    第三节 活动内容与沟通体制建设第29-35页
        一 活动内容第29-31页
        二 沟通体制第31-35页
第三章 泰国环境类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制度第35-41页
    第一节 法律授权第35-37页
        一 《2017年宪法》第35-36页
        二 《泰国民商法典》第36页
        三 1992年《环境保护与促进法》第36-37页
    第二节 政府管制第37-38页
        一 法人注册制度第37-38页
        二 监督制度第38页
    第三节 中介连接协商组织第38-41页
        一 泰北农村发展协调委员会第38-39页
        二 国家人权委员会第39-41页
第四章 泰国上北部环境类非政府组织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第41-46页
    第一节 2014年前泰国上北部经济发展需求分析第41-42页
        一 1980-2000年泰国上北部经济发展状况第41页
        二 2001-2014年“双引擎经济”与“知足经济”观念影响第41-42页
    第二节 2014年后泰国上北部经济发展规划第42-44页
        一 泰国上北部十一个经济与社会计划第42页
        二 泰国十二个国民经济与社会计划第42-43页
        三 泰国七年投资促进战略(2015-2021)第43-44页
    第三节 环境类非政府组织对泰国上北部经济影响状况第44-46页
第五章 泰国上北部环境类非政府组织发展预测第46-53页
    第一节 泰国上北部环境类非政府组织政治诉求第46-47页
        一 区域民众水利建设利益争取第46页
        二 政治话语权争取第46-47页
    第二节 政府政治转型需要第47-49页
        一 安抚社会力量,整合草根选举权利第47-48页
        二 军政府政治改革需要第48-49页
    第三节 泰北上部环境类非政府组织发展预测分析第49-53页
        一 形成泰国上北部环境类非政府区域性垄断组织第49-50页
        二 国家监管力度增强,政治利用强化第50-51页
        三 涉及活动经济领域程度加深第51-53页
总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政策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公共空间的协同治理研究--以长沙市广场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