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42页 |
1.1 依托项目 | 第20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3-36页 |
1.4.1 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 第23-30页 |
1.4.2 主线可变限速与匝道协同控制方法 | 第30-34页 |
1.4.3 可变限速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方法 | 第34-36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8-40页 |
1.7 小结 | 第40-42页 |
第2章 主线可变限速控制基础与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 | 第42-76页 |
2.1 概述 | 第42页 |
2.2 主线可变限速控制理论基础 | 第42-49页 |
2.2.1 主线可变限速的基本概念 | 第42-46页 |
2.2.2 主线可变限速控制适用性分析 | 第46-48页 |
2.2.3 主线可变限速控制作用机理分析 | 第48-49页 |
2.3 宏观交通流模型METANET研究及扩展 | 第49-56页 |
2.3.1 经典METANET交通流模型 | 第50-54页 |
2.3.2 交通流模型扩展 | 第54-56页 |
2.4 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 第56-60页 |
2.4.1 模型预测控制基础 | 第56页 |
2.4.2 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特征分析 | 第56-57页 |
2.4.3 模型预测控制框架 | 第57-60页 |
2.5 基于二维时间序列的短时交通流融合预测方法 | 第60-75页 |
2.5.1 短时交通流预测的必要性 | 第60页 |
2.5.2 预测算法基础理论介绍 | 第60-63页 |
2.5.3 短时交通流融合预测方法 | 第63-67页 |
2.5.4 融合预测模型实施流程设计 | 第67-69页 |
2.5.5 实证分析 | 第69-75页 |
2.6 小结 | 第75-76页 |
第3章 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研究 | 第76-104页 |
3.1 概述 | 第76页 |
3.2 主线瓶颈区域拥挤问题描述 | 第76-79页 |
3.3 主线瓶颈区域主线可变限速控制基本思想 | 第79-80页 |
3.4 主线可变限速单点控制方法研究 | 第80-90页 |
3.4.1 主线瓶颈区域交通特点分析 | 第80-82页 |
3.4.2 主线瓶颈区域交通描述模型 | 第82-83页 |
3.4.3 主线可变限速单点控制思想 | 第83-84页 |
3.4.4 主线可变限速单点控制模型构建 | 第84-85页 |
3.4.5 实证分析 | 第85-90页 |
3.5 主线可变限速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 第90-102页 |
3.5.1 主线可变限速协调控制可行性分析 | 第91-92页 |
3.5.2 主线可变限速协调控制必要性分析 | 第92-93页 |
3.5.3 主线可变限速协调控制策略设计 | 第93-94页 |
3.5.4 主线可变限速协调控制模型构建 | 第94-95页 |
3.5.5 实证分析 | 第95-102页 |
3.6 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4章 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与匝道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 第104-144页 |
4.1 概述 | 第104页 |
4.2 匝道合流区交通特征分析 | 第104-106页 |
4.3 主线与匝道协同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106-108页 |
4.4 RPTC主线可变限速与匝道协同控制方法 | 第108-126页 |
4.4.1 PTCMR问题描述 | 第108-109页 |
4.4.2 RPTC协同控制策略设计 | 第109-112页 |
4.4.3 RPTC协同控制模型构建 | 第112-114页 |
4.4.4 实证分析 | 第114-126页 |
4.5 RSTC主线可变限速和匝道协同控制方法 | 第126-142页 |
4.5.1 STCMR问题描述 | 第127-128页 |
4.5.2 RSTC协同控制方法基本思想 | 第128-129页 |
4.5.3 RSTC协同控制关键参数计算 | 第129-131页 |
4.5.4 RSTC协同控制模型构建 | 第131-132页 |
4.5.5 实证分析 | 第132-142页 |
4.6 小结 | 第142-144页 |
第5章 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方法研究 | 第144-194页 |
5.1 概述 | 第144页 |
5.2 可变限速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的必要性 | 第144-145页 |
5.3 CVRG双层优化控制可行性分析 | 第145-147页 |
5.4 CVRG双层优化控制方法理论基础 | 第147-155页 |
5.4.1 双层优化控制基础理论 | 第147-149页 |
5.4.2 诱导信息条件下驾驶员路径选择模型 | 第149-155页 |
5.5 CVRG双层优化控制模型构建 | 第155-171页 |
5.5.1 考虑用户均衡和系统最优的上层优化控制模型 | 第155-168页 |
5.5.2 基于单路径最优的下层优化控制模型 | 第168-169页 |
5.5.3 CVRG双层优化控制模型构建 | 第169-171页 |
5.6 基于HGSA混合优化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 | 第171-177页 |
5.6.1 CVRG双层优化控制问题求解分析 | 第171-173页 |
5.6.2 HGSA算法求解CVRG双层优化控制问题 | 第173-174页 |
5.6.3 HGSA算法求解步骤 | 第174-177页 |
5.7 实验算例与分析 | 第177-192页 |
5.7.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177-179页 |
5.7.2 实验结果概述 | 第179-180页 |
5.7.3 NCC情况下路网交通运行状态分析 | 第180-185页 |
5.7.4 CVRG双层优化控制效果分析 | 第185-192页 |
5.8 小结 | 第192-19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94-198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94-195页 |
6.2 创新成果 | 第195-19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96-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198-21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10-212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212-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