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 第13-14页 |
1.3.2 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2.1.1 螯合剂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铅的迁移及植物体内铅积累的影响 | 第17页 |
2.1.2 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生长的影响 | 第17页 |
2.1.3 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7页 |
2.1.4 EDDS、NTA、CA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3 指标测定 | 第18-19页 |
2.3.1 紫穗槐和栾树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18页 |
2.3.2 紫穗槐和栾树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第18-19页 |
2.3.3 紫穗槐和栾树根、茎、叶及土壤中铅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2.3.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19页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铅积累特性的影响 | 第21-31页 |
3.1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铅积累及分布的影响 | 第21-24页 |
3.1.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铅积累及分布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铅积累及分布的影响 | 第22-24页 |
3.2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铅转移及富集的影响 | 第24-29页 |
3.2.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铅转移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铅转移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3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铅富集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4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铅富集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生长的影响 | 第31-40页 |
4.1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株高的影响 | 第31-32页 |
4.1.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株高的影响 | 第31页 |
4.1.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株高的影响 | 第31-32页 |
4.2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地径的影响 | 第32-34页 |
4.2.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地径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地径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34-36页 |
4.3.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生物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4.4.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生物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4.4.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生物量的影响 | 第38页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0-49页 |
5.1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5.1.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5.1.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5.2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2-45页 |
5.2.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5.2.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3-45页 |
5.3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5.3.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5.3.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EDDS、NTA、CA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4页 |
6.1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根区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6.1.1 单施螯合剂对紫穗槐和栾树根区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6.1.2 混施螯合剂对紫穗槐和栾树根区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6.2 施加EDDS、NTA、CA对紫穗槐和栾树根区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6.2.1 单施螯合剂对紫穗槐和栾树根区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6.2.2 混施螯合剂对紫穗槐和栾树根区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七章 螯合剂强化紫穗槐和栾树幼苗修复铅污染土壤效果的综合评价 | 第54-59页 |
7.1 单施对紫穗槐和栾树修复效果的综合评价 | 第54-55页 |
7.2 混施对紫穗槐和栾树修复效果的综合评价 | 第55-57页 |
7.3 施加螯合剂对紫穗槐和栾树修复效果的综合评价 | 第57-59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