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防控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2页
第二章 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概述第12-16页
    2.1 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概念第12页
    2.2 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主体界定第12-14页
    2.3 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分类第14-16页
第三章 非公有制企业的刑事法律风险的特点和成因第16-24页
    3.1 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特点第16-18页
        3.1.1 易发性第16-17页
        3.1.2 连锁性第17页
        3.1.3 集中性第17-18页
    3.2 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成因第18-24页
        3.2.1 企业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第18-20页
        3.2.2 立法保障方面的原因第20-21页
        3.2.3 司法保障方面的原因第21-24页
第四章 现有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4.1 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内部防控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4.2 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外部防控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4.2.1 刑事法律风险立法防控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4.2.2 刑事法律风险司法防控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第五章 非公有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的完善措施第27-33页
    5.1 企业内部防控对策的完善措施第27-29页
        5.1.1 增强企业管理者的风险预防能力第27页
        5.1.2 完善防控刑事法律风险的企业管理机制第27-28页
        5.1.3 建立防控刑事法律风险问责机制第28-29页
    5.2 增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立法保障第29-30页
        5.2.1 统一定罪量刑标准第29-30页
        5.2.2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刑事立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衔接第30页
    5.3 司法环境的改进第30-33页
        5.3.1 司法执法公平公正第30-31页
        5.3.2 提升司法机关之间协调能力丰富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手段第31-33页
结论第33-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法修订的失调性及其协调路径研究
下一篇: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