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器件论文

含空位缺陷硅纳米器件失效机制的理论研究计算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仿真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16-28页
    2.1 分子动力学第16-21页
        2.1.1 运动方程第16页
        2.1.2 数值积分算法第16-18页
        2.1.3 边界条件第18-19页
        2.1.4 势函数第19页
        2.1.5 系综第19-20页
        2.1.6 热力学性质计算第20-21页
    2.2 第一性原理第21-25页
        2.2.1 密度泛函理论第21-23页
        2.2.2 交换关联泛函第23-24页
        2.2.3 赝势第24页
        2.2.4 分子轨道的自洽求解第24-25页
    2.3 半导体隧穿电流第25-26页
    2.4 半导体C-V特性第26-27页
    2.5 仿真计算软件第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电场对含空位缺陷硅和二氧化硅结构的影响第28-50页
    3.1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28-36页
        3.1.1 硅结构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第28-29页
        3.1.2 电场对含硅空位结构Si_v的影响第29-32页
        3.1.3 二氧化硅结构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第32页
        3.1.4 电场对含氧空位二氧化硅结构SiO_(2-x)的影响第32-35页
        3.1.5 结论第35-36页
    3.2 第一性原理计算第36-49页
        3.2.1 硅结构中Si–H键长对结构性质的影响第36-41页
        3.2.2 硅结构中硅空位浓度对结构性质的影响第41-46页
        3.2.3 二氧化硅结构中氧空位浓度对结构性质的影响第46-48页
        3.2.4 结论第48-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电场对含空位缺陷硅/二氧化硅界面结构的影响第50-69页
    4.1 硅/二氧化硅界面第50页
    4.2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50-57页
        4.2.1 含硅空位的硅/二氧化硅界面结构的计算模型与方法第50-51页
        4.2.2 电场对含硅空位缺陷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的影响第51-53页
        4.2.3 含氧空位的硅/二氧化硅界面结构的计算模型和方法第53-54页
        4.2.4 电场对含氧空位硅晶体结构的影响第54-56页
        4.2.5 结论第56-57页
    4.3 第一性原理计算第57-68页
        4.3.1 硅空位浓度对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的影响第57-59页
        4.3.2 氧空位浓度对硅晶体结构的影响第59-64页
        4.3.3 硅/二氧化硅界面结构中氧空位的位置和浓度对结构性质的影响第64-68页
        4.3.4 结论第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5.1 研究总结第69-70页
    5.2 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激光器中光学微腔的研究
下一篇: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优化研究